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重庆巫山大溪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发布时间:2021-10-19 10:37 来源:重庆日报网

核心摘要: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大溪文化的命名地重庆巫山大溪遗址位列其中。

 

大溪遗址发掘场景。(本栏图片均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石车轮形饰。

绿松石坠。

石人面雕像。

骨鱼形饰。

陶筒形杯。

  【中华建设网讯】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大溪文化的命名地重庆巫山大溪遗址位列其中。

  从地域分布来看,“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涵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这些项目反映了中国考古学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学术研究成果,都在各自领域解决了重大的学术问题,实现了新突破,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大溪文化的遗址广泛分布于三峡地区、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距今6500-5300年。”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白九江说,大溪遗址是大溪文化的命名地,在大溪文化中独树一帜,是重庆境内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溪遗址位于巫山县大溪乡大溪村。20世纪20年代,大溪遗址被国外探险者发现。1958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省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等单位的文物工作者对大溪遗址先后进行8次考古发掘。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至2003年,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现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大溪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勘探、考古发掘工作。

  “大溪文化时期,人们不但注重器物的实用功能,也非常重视艺术性。在实用陶器上添加各种装饰纹样,彩陶就是这一艺术成就的杰出代表。”白九江说,大溪文化的部分彩陶受中原仰韶文化影响,体现了南北文化交流的频繁。

  大溪先民的造型艺术也有一定的成就,以墨石制作的肖形人物和动物雕塑栩栩如生,体现了高超的原始艺术水准。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2017年举行的“走进长江文明之大溪文化主题展”中,就有用墨石制作的、出土于大溪遗址的“石人面雕像”,表现了人面部的形状和细节,虽然画面较为抽象,但难掩制作者的聪明才智。此外,三峡地区多个大溪文化遗址均出土了石质小雕塑,塑造的形象有熊、猴、龟、野猪、穿山甲、鸟等动物,富有较强的艺术张力。

  “大溪遗址发掘了众多新石器时代墓葬,其丰富的葬式引人注目,其中以各种屈肢葬最具特色。”白九江介绍,大溪遗址中址除发现大量的“鱼骨坑”外,还发现了先民以鱼殉葬的特殊现象。

  “大溪遗址能够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得益于学界对这座遗址的研究不断深入,成果不断涌现,这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考古报告的整理和出版工作。”白九江表示,重庆考古界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艰辛探索、接续奋斗,更加清晰地展现巴渝历史文脉,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重庆力量。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