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学英雄见行动 守初心担使命

发布时间:2020-11-02 11:55 来源:

核心摘要:“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继承英雄之志,牢记党的嘱托,践行党的宗旨,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营造“学英雄、爱英雄、敬英雄”的浓厚氛围...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继承英雄之志,牢记党的嘱托,践行党的宗旨,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营造“学英雄、爱英雄、敬英雄”的浓厚氛围,唱响新时代的英雄赞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播正能量、打造精气神。
 
 
一、中华英雄辈出,我们必须崇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史上,英雄如天上星辰,数不胜数,铸就了民族的精神高地,夯实了社会的价值底座。从古代精忠报国的岳飞、宁死不屈的文天祥、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再到近代抗日战争中誓死报国的张自忠、抗联英雄杨靖宇,是这一个个鲜活的英雄铸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品格。特别是近百年以来,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到迈入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土地上从来不缺乏英雄,每逢危急时刻,从来都是“遍地英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以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为代表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他们用生命、用行动诠释了英雄的本质,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当前,全国上下各级各部门单位纷纷掀起了向英雄学习的热潮。英雄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能在关键时候义无反顾、挺身而出,还在于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崇高风范和英雄精神。这些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我们要崇尚英雄、关爱英雄、学习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激发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英雄精神长存,我们应当学习
 
英雄形象浩然长存,英雄精神永续传承。进入新时代,今天的我们就要勇于承担起时代之责,把英雄精神传承弘扬下去,向英雄学习,以英雄为标杆,争做新时代的英雄。
 
一是学英雄之所学。英雄是把对党的忠诚和信仰注入了灵魂和血液,即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在践行入党誓言。周文雍和陈铁军在刑场上举行婚礼,面对敌人的屠刀,高喊着“我们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结婚的礼炮吧!”。学英雄之所学,就是要向英雄一样自觉学习、自觉用新思想武装自己,深入学习英雄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学然后知不足”,毛主席说,“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向优秀学习,才能弥补自身不足、奋勇向前。美国通用电气的前任总裁杰克·韦尔奇说:“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是一个组织的学习能力。”现在对党员干部来说,讲学习最根本的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学常新,融会贯通,融入血脉,铸入灵魂,用以改造主观世界、把握人生航向、指导工作实践。
 
二是学英雄之所思。英雄在思考什么?所谓的英雄更多的是一种品质、气节、境界,他们大多没有考虑自己那一天、什么时候可能成为英雄。关键时刻,往往更多的是一种本能的自然而然的流露和选择。从诸多英雄的事迹可以看出,他们所思所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如何更好的建设党和国家的事业、是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张思德同志去世后,毛主席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一文,他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因此,我们向英雄学习,就要学英雄之所思,培养英雄所具有的境界和胸怀、所追求的理想和信念、所体现的胆识和气魄,认真思考我们自己如何修身养性、干事创业,如何坚守岗位、奉献自己,思考如何为时代、为事业贡献力量。
 
三是学英雄之所行。历览中华民族历史,每当民族危难之际、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时,总有人挺身而出,舍生忘死,舍身取义。抗美援朝战争中,杨根思在连续打退美军陆战第1师8次进攻后,最后时刻抱起炸药包与敌同归于尽;黄继光舍身堵枪眼,为部队反击开辟胜利通道;邱少云在作战潜伏中,不幸被敌人的燃烧弹击中,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强忍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我们向英雄学习,就要学习英雄临危不惧、勇于担当,就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像英雄那样坚守、像英雄那样奋斗,时刻勉励自己争做新时代的楷模,在党和国家、在人民和事业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无私忘我,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干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三、时代呼唤英雄,我们责无旁贷
 
学英雄是前提,见行动是关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弘扬英雄精神,争做时代英雄,既要学习他们的高远境界、英雄的事迹和不朽的精神,更要学习他们一颗平凡的坚守和不变的初心。就像在脱贫一线挥洒汗水、忘我奉献的基层党员干部黄文秀,她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了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忘我奉献,用最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像淡泊名利、初心不改的张富清老人,他深藏功名,用一生践行着对党的承诺,一辈子没有任何私欲,没有任何功利,生活的非常清贫和伟大。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英雄,像全国劳动模范、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东营市环卫工人张金海,先后实施技术革新和改造项目60余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成为一个行业的标杆和骄傲。向英雄学习,要把这种感动和敬佩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踏踏实实地做好当下,用实际行动和实在业绩向英雄致敬。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靠的是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靠的是党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靠的是我们坚定的信仰和不变的初心。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不仅不能缺,而且要经常补,树立远大理想信念不动摇,坚定追求理想信念不放弃,坚守理想信念阵地不动摇。理想信念一旦丧失,就会根基动摇、方向迷失、立场丧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我们要不忘初心使命,牢记入党誓言,对党忠诚,立志报国,就如一首《竹石》写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是强化担当奉献。英雄为了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为了民族振兴发达、为了社会发展进步、为了群众幸福安康,有的贡献智慧力量,有的贡献青春年华,有的贡献热血汗水,很多还献出宝贵生命,而今天的我们多数只需要在工作岗位上担当作为、埋头苦干,与那些英雄们相比,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担当奉献呢。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各个方面更要做在前面、走在前面,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为群众站好岗、服好务,发挥表率作用。平时就应该对自己要求更严一些、标准更高一些,奉献的更多一些,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少发些牢骚,多干些实事,干工作要一流的标准,一流的业绩。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做到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候打得赢、冲得上。
 
三是提升道德品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任何英雄事迹并不是一时而发,而是他们平常工作生活中一以贯之的品格坚持,是他们身上为民情怀的集中展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代的郑板桥作为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我们更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论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有信念的作家,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要从学习英雄的点滴做起,工作生活中始终以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道德品行,时刻以大局为重,经常为别人着想,维护集体团结。只有在一个团结和谐的氛围中干事,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才能形成一个坚强的集体和无坚不摧的力量。
                                                                                                                                                                                                                                     (作者:山东省东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张大中)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