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两江新区:绿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30 16:44 来源:

核心摘要:3月27-28日,“行走中国·2021海外华文媒体重庆行——聚焦绿色长江生态文明建设”参访团实地深入两江新区,探寻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华建设网讯 3月27-28日,“行走中国·2021海外华文媒体重庆行——聚焦绿色长江生态文明建设”参访团实地深入两江新区,探寻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两天行程,新区的“绿色”,给参访团成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两江新区有很大潜力,通过两天的走访,我们感受到了新区产业与智慧结合,智慧与生态融合,生态与人文共存的未来智慧工作、生活场景。”法国《欧洲时报》主任记者戴九悦说。

《俄罗斯龙报》总编辑商永表示,礼嘉智慧公园和悦来国际会展城,都在绿色生态环境中搭建起了“智慧”的展示平台,让他感受到了到两江新区智慧之城、绿色之城的深刻内涵。

水土新城  张坤琨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绿色这篇文章在新区越做越大,绿色成为了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最靓底色。

严格产业准入 推动产业升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我们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江新区立足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用绿色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贯彻绿色发展,实行严格准入标准是前提。

据了解,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在新区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已未新布局重化工项目,5公里范围内未新布局工业园区。

如今,新区牢固树立红线意识,一律不审批或新建高污染企业,造纸、印染、煤电、传统化工等有毒有害和持久性污染物排放企业再无新增。

两江新区是重庆经济发展主战场,制造业基础雄厚,特别集聚汽车、电子等传统产业,如何为它们添“绿”?

近年来,两江新区有序组织实施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涉重涉化企业摸排等相关工作。新区现存6家涉重企业、8家涉化企业、18家重点用能企业在技术、能耗、环保、安全和质量等方面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

针对汽车产业,两江新区积极支持引导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和新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新区直管区新能源汽车产量约占全市六成,建成充电桩2925个,占全市26.7%。

两江协同创新区 张坤琨摄

不仅如此,两江新区业已完成首期3座加氢站规划,并在公交、物流、环卫等领域率先推广应用。随着汽车产业“新四化”发展方向,新区借助大数据智能化浪潮,鼓励车企智能化改造,已累计建成15个智能工厂和44个数字化车间。

促进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需要政府主导,更需要企业作为绿色主体来实施。

在促进绿色发展进程中,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督查组常态化深入企业内部,指导督促辖区重点排污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并与多部门联动,开展污水偷排直排乱排整治行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臭氧污染防控行动等专项治理行动,持续改善新区工业环境。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服务,最大限度挖掘企业减排空间和潜力,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与生态环境分局紧密协作,一方面稳步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向企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鼓励企业减排最大化节能减排。另一方面,积极实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组织直管区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垃圾分类,推进资源循环再利用。

为进一步加强引导,两江新区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积极走进企业宣讲绿色发展。组织开展的11场“云”上直播课程进企业有力提升了企业提升能源、清洁生产、废物管理水平。

礼嘉智慧公园 张坤琨摄

最新的数据显示,两江新区累计创建3家绿色数据中心、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7家绿色工厂、2个绿色园区和12款绿色设计产品。这表明,两江新区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上,已经具有一定成效。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机遇,以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建设重庆智慧之城,努力实现“两高两区”目标为统领,推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治理体系等向绿色低碳全方位转型,加快建设产业结构更加绿色、生活方式更加低碳、生态环境更加美丽、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的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