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鄂东门户浠水县

发布时间:2022-06-22 08:02 来源:

核心摘要:湖北黄冈浠水县,背依大别面长江。七省通衢交通便,鄂东门户达四方。


鄂东门户浠水县
徐家兴(武汉)


《浣溪沙》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泥,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难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广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元丰五年三月,苏轼被贬在》黄州,正处于困境。一天他到浠水清泉寺踏青,正在寺旁散步,一条小溪吸引了他的目光,写下了这首《浣溪沙》词感叹: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到年少时光呢?你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呢!

湖北黄冈浠水县,
背依大别面长江。
七省通衢交通便,
鄂东门户达四方。
风景宜人山水秀,
杜牧苏轼留诗章。
名士豪杰世人赞,
名山名水美名传。
民主战士闻一多,
黄冈浠水是故乡。
自古崇文重教育,
全楚美誉称“文乡”。
记者、博士百千上,
状元、进士位宰相。
陆羽鉴茶第三泉,
三条河流穿城乡。
人文资源物丰饶,
明清贡品上名单。
 
浠水县景点:
☆三角山森林公园。
这公园位于大别山南麓,北宋名医宠安时、清代状元陈沆、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就在浠水县东部,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和黄冈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角山是鄂东名山之一,素有黄州府“笔架山”之称,以雄、奇、秀著称。
 
三角山人文资源丰富,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杨六郎、陆羽、李时珍、吴承恩、郑板桥等名人到过此山,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
 
三角山有古寺,紫云禅寺、金轮寺、龙洞寺等都是鄂东地区的宗教活动中心。此外,还有白支庵、天然庵、慈姑堂、五丰庵、观音阁、清风客等宗教寺观。据史志载,兴盛时期三角山曾有“道人八百,和尚三千,游人如朝,朝者如市。
 

”☆雨湖。
“盈盈春水欲洗天,村里人家镜里悬。春草岸平二月雨,綠杨堤锁一湖烟。”这首诗描绘的正是雨湖。
 
雨湖原名诸家湖,意即诸家渔民均可在湖中捕鱼。1445年明朝皇室荆宪王朱瞻岗从西昌迁来蕲州,品尝了雨湖鲫鱼,说山珍海味比不上诸家湖鱼美。于是把雨湖鲫鱼作为贡品,皇帝一高兴,把诸家湖封为“御湖”。但当地百姓为了自由下湖捕鱼,仍然叫“雨湖”。
 
雨湖有许多故事,读雨湖、品人生,江山代有人才出。欣赏雨湖景,品味雨湖鱼,愉悦了眼福,享受了口福。秀色可餐,美味可品。
 
☆斗方山。
斗方山在浠英罗三县交界处,亦称斗方禅林,建在斗方山上。最初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无著禅师建造,北宋时佛印禅师传经,元遭兵毁;明洪武重建,规模宏大,僧弟子数百人,盛极一时。建国后香港印静法师会同佛门弟子捐资修复斗方寺,1998年11月正式对游人开放。斗方山多石洞怪石,相传八卦洞右侧石楼是乾隆时进士范思皇读书和倡道、佛、儒三教之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斗方寺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当代高僧释本焕大和尚出任斗方禅寺方丈。
 
☆博物馆
浠水县博物馆建于1951年,坐落在浠水县清泉镇新华正街10号,南临浠水河,是湖北省重点县级博物馆,其收藏文物数量多、级别高,是文物系统二级保护单位。
 
博物馆依托浠水文庙而建,文庙又称孔庙,清代陆续重建和扩建,形成古建筑群。2000年又重修文庙,重塑孔子及配十二哲像,对外开放。
 
☆闻一多纪念馆
位于浠水县城红烛路,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主体工程是一座庭院一式的仿古建筑群。聚“清泉梵响”、“陆羽茶泉”、“羲之墨沼”、“凤顶当空”等四景。纪念馆陈列着毛泽东、朱德、宋庆龄、郭沫若等中外名人的题词。
 
☆策湖湿地公园
公园位于浠水具南部,长江中游北岸,与黄石市西塞山隔江相望。
 
1800多年前东吴大将孙策曾在这里训练水军,策湖因此得名。这里有禅宗三祖僧傑的“三祖天然寺”;有清代戏台万年台;有清代陈沆状元祠遗址,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策湖端午龙舟赛”。“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诗人张志和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策湖印象”。
 
☆铸錢湖
位于三角山翠园风景区铸錢冲内。元末红巾军领袖徐寿辉,罗田人、布贩出身。无顺帝时(1351年)响应刘福通的反元号召,拥众数十万,在浠水被拥立为帝,建都清泉寺,国号“天完”(压倒“大元”之意)。相传为了巩固政权,发行货币,选三角山冲筑炉炼铜,铸造“治平通宝”,人称“铸錢冲”。1969年人们拦埧蓄水,此山冲成湖,因此称:“铸 钱湖”。
 

☆万年台戏台

戏台位于浠水县散花镇福主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道光九年(1829年)重建,砖木石混合结构,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戏台坐东朝西,呈凸字形,由前台、后台和化妆室三部分组成。戏台前方设有观众看戏的缓坡形前场,保留有高数丈的三棵古树,是黄梅戏、汉剧传播的重要场所,对中国戏曲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主战士闻一多: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盟盟员、民主战士。
 
1912年闻一多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乙班,1919年2月《清华学报》编辑。1920年编成诗集《古瓦集》《真我集》。1923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4年6月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1925年9月被聘为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筹备专员。1927年2月担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1928年1月诗集《死水》出版。1932年8月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1943年组织十一学会。1945年3月联名发昆明文化界《关于挽救当前危局的主张》。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会后,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为建立新中国洒尽了最后一滴血,是中国具有爱国心的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的一个典范。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周恩来称道:“鲁迅和闻一多都是我们的榜样。”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道:“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服从……”

闻一多的代表作: ☆《 红 烛 》(摘录)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点的火一点着灵魂?……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來一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一一……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