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管”,城市管理是为了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期盼,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以来,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转变城市职能加强城市管理为核心,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城管力量,奋力谱写城市管理新答卷。
“铁心”治违,多措并举确保城市空间规范有序
“两违”建筑不仅严重扰乱建设秩序,更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多措并举,始终将“严控增量,尽减存量”作为基本原则,扎实推进“两违”治理工作。
“之前修建这个房子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操作,现在听到执法人员说的一些法律知识后,我们也愿意将违规修建的房子拆除,如果一直这样确实存在安全风险,大家以后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修建房屋。”居住在容美镇中坝路社区的张女士说。
据悉,为坚决遏制鹤峰县城区违法建设蔓延势头,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对群众反映强烈且关注度高的“两违”建筑进行了集中整治。整治过程中,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广泛宣传、转发相关内容,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的作用,通过“小切口”实现“大突破”。不仅如此,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还通过文明劝导加政策宣传的方式,带动部分违建户进行自拆,从而有效激起群众的自发拆违意愿,由“不肯拆”转变为“主动拆”的过程,不仅得到了当事人的支持和认同,还彰显了执法的温度。
今年以来,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累计消除历史“两违”存量建(构)筑物53户,拆除(助拆)建(构)筑物101处,拆除(助拆)面积约13840.24平方米。按照鹤峰县容美城区历史违法建筑分类处置暂行办法,累计完成分类处置14户,共计收取分类处置相关费用705.49万元。
“用心”维护,规范管理确保城市秩序有条不紊
“大家一定要根据我们所划分的路段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责任上肩,对居民要多教育引导,平时一定要加强学习,做一个明白人。同时,在执法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给老百姓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争取让每一位百姓都成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这是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田启斌对该局执法人员的要求。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职责,打造规范、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采用定人员、定路段、定网格的方式对城区实行无缝衔接管控模式,并且制订协管人员管理办法,实行“日考核,日报告”,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同时,联合多方力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街道两侧乱搭乱建、占道经营、流动商贩、车辆占道停放等影响城市容貌的问题进行集中治理,进而形成多方联动、握指成拳的局面。
今年以来,该局累计拆除钢架棚368处,拆除面积44359.61平方米;拆除围墙37处,拆除围墙面积4686.87平方米;整治违规撑打遮阳伞1182处;治理出店经营6318起,劝离流动经营8132起,整治机动车辆乱停乱放9821辆、处罚469辆,拖移“僵尸”摩托车160辆;共计拆除各类违规广告牌匾371块,清理各类非法小广告2607处,市容市貌得到了有力提升。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扬尘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通过严格渣土运输审批程序,规范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加强运输途中监管,多措并举强化渣土执法工作,进一步实现处置治理“全闭环”。今年以来,累计指导城区建设工地规范管理和施工135次;处置遗撒、带泥上路92起;督促渣土车密闭覆盖136起;随意倾倒建筑垃圾行为17起;行政处罚案件1件,处罚款74.29万元。
“匠心”治理,精细作业确保城市环境整洁靓丽
一座城市的洁净度是城市“颜面”最直观的体现。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在城市清扫保洁工作中积极探索新举措,竭力保障城市环境有“颜”有“序”。
鹤峰县城区清扫保洁面积共88.86万平方米,为了加强环卫保洁力度,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采用班组管理制度,并将城区清扫保洁区域范围划分等级。按照“机械清扫、人工保洁、道路冲洗、洒水压尘、巡回检查”五位一体工作模式,对城区主次干道实行全天候清扫保洁。对各路段,特别是背街小巷,实行每周不间断精细化检查,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清扫面积全覆盖。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械化作业率,今年,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将环卫作业车辆增至27台,清扫保洁率达到90%以上,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以上。
“这个垃圾分类亭真的很方便,以前的垃圾桶是敞开式的,到了夏天会有很多蚊虫并且伴着强烈的臭味,不仅容易滋生细菌,我们的生活品质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现在好了,只要靠近这个垃圾分类亭,它就能够自己打开盖子,很人性化,而且旁边还有洗手池可以洗手,这样既干净卫生还非常实用。”12月15日,在鹤峰县城一中路垃圾分类亭扔垃圾的刘阿姨说。
为全面构建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体系,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按照“两入、三定,一管理”工作要求,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完善更新垃圾分类设备设施,切合路段、片区实际,调整更换新式果皮箱,安装垃圾分类投放点等设备。据统计,今年以来共计调整更换新式果皮箱223个,安装投入使用垃圾分类投放点63个、垃圾分类收集点13个,退换原有垃圾桶400个、垃圾箱13个,城区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容器全覆盖,改变城区环境脏、乱、差的现象。
为提高公厕保洁质量,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间精细化管理,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按照“立行立改、边查边改”工作思路,开展了公厕专项整治行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对城区20座公厕清扫保洁、设施管护工作进行实地检查,督促人员及时维修已损坏的感应设备、门把手、窗帘及外墙瓷砖等设施设备共计30余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定人、定岗、定责”公厕管理制度,24小时对外开放,切实做好城区公厕保洁工作,为市民打造洁净、舒适的如厕环境,不断提升群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精心”打造,倾力谋划确保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绿化及市政设施提档升级是提升城市颜值最有力的措施,为了对城区绿化实施更好的养护,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抢抓时机对城区绿化进行全面施肥;开展“蚊母喷涂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蚊母钵面破损、漆面缺失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亲水走廊、满山红大道的绿化进行补植。为了提升园林绿化品质,实施绿化提档升级,打造鹤峰名片,还组织实施襄阳大道绿化改造提升项目、满山红大道花箱提档升级项目、康岭垃圾处理厂至马家湾路口沿线公路绿化美化项目。今年以来,共计施肥4500余公斤,施肥面积39777.66平方米;喷涂蚊母425盆,完成绿化带补植面积12000余平方米;补植杜鹃、红花檵木、金森女贞、秋海棠、木春菊等24300余株;累计清理绿化用地1731.48㎡;改造花箱240个;新植鲜花一串红6500株、菊花6500株、红叶石楠37500株、精品香樟树178棵、灌木球288株;修剪海棠树436棵。
“这个景观石好漂亮啊,放在这里不仅增添了公园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休闲拍照打卡场所。”12月18日,在麂子峡公园景观石旁拍照的王女士说。
据鹤峰县园林局局长邓超介绍,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积极补充完善创文元素,营造浓厚的创文氛围,分别在麂子峡广场安装景观石,全方位打造绿色环保天然公园。在城区各个路段安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山”理论景观小品、公益宣传栏、公厕指示牌等形式多样的公益宣传广告牌50余块。同时,还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岗配置了免费轮椅、拐杖。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在满山红大道、襄阳大道、源龙酒店等路段红绿灯路口的道路中央累计安装了约2300米隔离护栏,并且在城区7个路口安装了交通信号灯,在6个路口安装了18个电子警察、19个视频监控系统、28个违停抓拍系统及设备,并同步施划标识标线约2000平方米,进一步优化了城区交通秩序。
“贴心”规划,疏堵结合确保城市治理张弛有度
随意停放的车辆、随处可见的流动摊贩应该在何处“安家”?在管理的同时怎样才能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如何将疏堵结合落实到城市管理中?这些一直是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在思索的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本着“能划则划”“应划尽划”原则,在城区居住区、交通枢纽、商业街道、学校等63个重点区域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施划停车位。同时,为满足容美村、张家村等城中村停车需求,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将车位扩容至城中村,充分挖掘边角空地、自用场地等资源,提高了公共区域的利用率。今年以来,共计新增111个摩托车停车区,新增4987个摩托车停车位;新增7个三轮车停车区,新增86个三轮车停车位;新增5个机动车停车区,新增164个机动车停车位,均实行免费停车,有效拓展了停车资源,街道两侧面貌焕然一新。
长期以来,因个体流动摊贩没有统一规范的销售场所,街面上经常会出现随喊随停、随买随卖的场景。为加强城区临时摊点的管理,满足广大市民的购物需求,缓解部分摊点、摊位乱摆乱放,造成交通不便等影响,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结合实际精心谋划,以“疏堵结合,方便市民、和谐有序”为原则,在樟树楼临时农贸交易市场设置了98个摊位,在后坝路智慧农贸市场、九龙广场、生资广场、樟树楼等地建设480个摊位,全城共计578个摊位。同时严格执行网格化责任机制,安排专人对临时农贸交易市场进行管护,每日早上6点至晚上9点开放使用,夜间锁上栅栏,防止车辆停放占道。逐渐形成顾客放心买、摊主放心卖的良好市场秩序。
如今的鹤峰县城已经发生了全新的变化,街道更加干净卫生,市容环境更加井然有序,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舒适。今后,鹤峰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全力书写人民满意城管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