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是浙江温州市住建局在瓯越大地上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践行,也是多措并举做优“住有宜居”工程的大胆尝试。
位于瑞安市玉海街道的忠义街未来社区,规划单元面积约52公顷,实施单元面积约26公顷,惠及居民约11581人,是集居住、文旅、休闲、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基层生活社区。社区常住人口5560人,其中中青年约2780人,60岁以上老人约1800人,具有“年轻活力、老年友好”两大显著特征。
忠义街社区以“千年古城文化客厅·青春都市繁华市井”为总体目标,与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忠义街传统风貌样板区三位一体共建共创,在全省范围内首次探索“千年古城+历史街区+未来社区”的多元融合创建模式。已获得浙江省省级民主法治社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省级文化创意街区、省高品质示范街区、省高品质步行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省级示范创建培育商圈、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诸多荣誉。
民愿我为——古今交融宜居宜业
以社区微更新为基调,采取“能收则收、长租代收、既留房也留人”的发展模式,共收购古院落15处,共计建筑面积约13700 m?;收购、租赁店面279间,面积约12000 m?;可利用国有资产7处,建筑面积约2.5万m?。组建成立“玉海古城青春业态联盟”,以非遗文化青春化、文创产业青春化、消费业态青春化为切入点,以最高三年免租的优惠力度吸引79家新兴业态入驻,推进5家传统老字号复兴,引进木墨、叁糖小花屋、艾菲莉莉等52家青春网红业态。目前整体空间入驻业态241处,入驻率超80%。相比于一些历史街区清空原住民打造商业的方式,忠义街区可布局业态的店面、国有资产空间仅占街区总体面积的10%左右。保留了街巷原有格局、保护了原住民的生活方式,既延续了老城的市井生活气息,又提升主要道路、节点的商业氛围。最终使传统建筑、千年文化与智慧技术、市井烟火相融合,打造历史与未来和谐对话、相融共生的整体街区形象,焕发老区新活力。
民需我办——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
以居民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统计情况为导向,盘活社区公有闲置资产,新增建筑面积:一站式邻里服务中心1566 m?、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900 m?、城市驿站360 m?、立体停车库565 m?;改造综合农贸市场、创业指导中心;提升玉海广场等邻里活动空间场景共11000 m?。并引入2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与南戏馆员工食堂合作,以对社区老人、低保户普惠的价格代运营社区食堂;与长虹幼儿园达成儿童照护驿站场地托管协议,扩大社区托育服务覆盖面;与融媒体中心合作,将原游客中心融合升级打造创业致富中心,联动未来社区众创空间,打造创业讲座、展示销售、共享直播三大功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搭建了居民和文创团体对外交流、展示、售卖的平台。目前已实现社区多个公共服务设施从无到有的突破、从有到好的转变。
民思我创——三大亮点场景打造
以瑞安千年文化为魂,打造邻里、教育、创业三大特色亮点场景。依托街区浓厚的非遗文化和商圈氛围,围绕六大友好体系改造升级,开发“研学+名家风采”“研学+非遗传承”“研学+青春文创”三大主题 IP 研学线路,目前已接待青少年45批次1200余人。邀请社区非遗传承人,文化讲解员,公共文化场馆馆主,文创达人等共计8人在幸福学堂开展“瓯越新风”系列文化课程,打造特色课程IP。在社区内共设置10个未来社区非遗文化体验点,开展特色非遗文化活动。每周五至周日定期举办中小型主题市集活动,重大节日举办大型节日活动,共计每年举办活动58场,占全年时间的40%。并制定“一户一策”个性化帮扶方案,鼓励原住民、低收入人群创业摆摊,摊位免租金,只收取5元卫生费,大力发展社区低收入人群文创经济、月光经济、地摊经济,培训再就业技术。目前已开办培训课程11次,举办直播推广、集中展示6次,带动创业就业230人。最终实现忠义街从“社区—景区—致富区”的华丽蝶变。
民呼我应——数字化特色应用打造
运营前置,建设具备忠义街社区特色的服务端、治理端、运营端,线上线下融合打造高频高质应用。目前小程序居民注册量达到2000余人,日均活跃度达250余人,“活动报名”“积分商城”等应用深受居民欢迎,成为了邻里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居民小程序,连接社区脉络,呈现邻里烟火。通过文化生活应用,汇聚人文故事,展现古城风韵。通过建设社区管理平台,贯通社区基础数据,以数字化手段赋能社区整体智治,实现挂图作业,提升基础治理水平。此外,结合社区食堂、智慧健康站等线下场景,打造社区智慧食堂、健康温州等特色应用,充分盘活社区资源,服务一老一小群体,提高居民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