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成都:智慧城市建设着眼于成渝经济圈

发布时间:2020-11-18 10:30 来源:快资讯

核心摘要:日前,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市智慧城市架构体系基本完善,城市智慧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区域合作取得实质成效,进入全国智慧城市第一方阵,成为全国“数字政府、智慧社会”建设的典范城市。

 
 
日前,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市智慧城市架构体系基本完善,城市智慧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区域合作取得实质成效,进入全国智慧城市第一方阵,成为全国“数字政府、智慧社会”建设的典范城市。
 
成都要怎么建智慧城市?
 
根据《方案》,成都智慧城市建设将围绕:政务服务、城市治理、生活服务、风险防控、产业智能、基础设施更智能,六个分项目标来协同推进。
 
对于,《方案》中也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框架,可将其总结为:“11153”行动框架,即:
 
推进成渝一体化建设。
 
《方案》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提出了,将加强区域合作,着眼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需求,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衔接,推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应用场景标准统一,促进政务服务统一化、教育资源均衡化、智慧交通一体化、文旅资源共享化、生态治理标准化、产业发展协同化。
 
 
着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数据互通、证照互认、公共服务共享为重点促进人才和要素资源有序流动,推动数字成渝一体化。着眼“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战略重要节点城市等国家战略布局的有效落地,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协同协作,共同提升区域共治共享水平。
 
国家“十三五”规划以及“十四五”规划中,对于数字中国建设以及城市群建设加大了步伐,其中,对于成渝城市圈国家寄予了厚望。
 
就在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做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将成渝推到合作共赢的新起点,这也是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标志。
 
成都作为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其智慧城市建设3年行动方案能够将数字成渝一体化建设提出,是具有前瞻性的。
 
此外,今年6月在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成都人才新政的“2.0版” 《关于支持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人才行动计划》也正式发布。
 
其中,成都鼓励“硬核科技”人才入驻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给予最高300万元资助,并将设立“蓉漂人才发展基金”,同时在落户安居、生活补贴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定制化的举措。
 
成都智慧城市由谁来建?
 
作为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成都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会受到智慧城市头部玩家的重点“关注”。
 
早在2017年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彼时称:蚂蚁金服)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进四川省内各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显然,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虽然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四川省省会城市成都的智慧城市建设却并没有使用阿里的“城市大脑”,反而落地了腾讯的“WeCity未来城市”解决方案。
 
雷锋网了解到,在今年4月,腾讯联合成都天府绿道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商报社共同发起成立了成都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天眼查信息显示,成都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深圳市腾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认缴1500万,持股30%,成都天府绿道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认缴3000万元,持股60%,成都商报社500万元,持股10%。
 
而成都天府绿道背后的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成都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就在今年的8月20日,成都市与腾讯签署新文创和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腾讯将投入50亿元在成都高新区打造全国首个功能型总部。
 
其中,智慧城市是重点合作方向,腾讯将服务成都市数字政府建设、城市智慧治理,以及智慧赛事和智媒体城建设方面,覆盖文旅、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此外,腾讯也将全面参与成都新基建示范项目。
 
而此次成都智慧城市《行动方案》也给腾讯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伴随挑战的也正是机遇,将智慧城市着眼于未来的智慧城市群的建设,无疑也能让腾讯拿下成渝城市圈更多城市的项目,去落地其“WeCity未来城市”解决方案。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