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香港竹篙湾隔离设施停运 “中建智造”服务超27万人次

发布时间:2023-03-03 15:00 来源:中海集团

核心摘要:3月1日,中央援建香港竹篙湾永久性社区隔离设施关闭,完成其2年7个月的抗疫使命。该设施先后共有27万人次入住,高峰时曾接收大约8000人。

3月1日,中央援建香港竹篙湾永久性社区隔离设施关闭,完成其2年7个月的抗疫使命。该设施先后共有27万人次入住,高峰时曾接收大约8000人。

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副局长卓孝业作为主礼嘉宾出席设施关闭仪式并致辞。他表示,竹篙湾社区隔离设施为感染者提供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在照顾老人与小孩感染者中作出了贡献。另外,在香港的几场重要选举中,设施也成为其中一个投票站,维护了感染者的选举权。他在致辞中特别感谢了中国建筑国际集团为香港抗疫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建设团队不仅在建设期专业尽责,在交付之后的维修保养期也尽心尽力、快速响应,为隔离设施的顺畅运作保驾护航。

三载抗疫四战香江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香港暴发以来,受中央信任和特区政府托付,在中建集团、中海集团的指导支持下,中国建筑国际集团勇担企业责任,在香港承建一系列抗疫项目,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2020年初,公司在香港柴湾鲤鱼门度假村新建了香港首个规模最大的新冠肺炎防疫专用隔离项目——鲤鱼门紧急防疫隔离中心。这是香港首次运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建造的工程。

同年5月,公司再次承建竹篙湾临时隔离中心,为香港增加700个防疫单位和1400张床位。

2020年,第三、四波疫情肆虐香港,全港医治承载力几近饱和,特区政府请求中央政府支持。在中央支持香港三大抗疫项目中,中国建筑国际负责两项重要工程:香港临时医院(后定名为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是全球首家全MiC负压隔离病房传染病医院,历时120天设计建造,提供816张负压隔离病床,使香港公立医院一线负压病床数增加75%;社区治疗设施项目是内地及港澳第一间高标准负压智能方舱医院,提供病床数量952张,包括160张负压隔离病床。

2022年,香港第五波疫情暴发。不到1个月时间内,公司交付6处中央援港临时性社区隔离设施,提供2万余张床位。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用不到1个月完成了6个设施的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堪称香港建筑界创举,必将载入史册。”此外,同期开工建设的2处中央援港永久性社区隔离设施用时4个月圆满交付,再为香港增加2万余张床位。

科技赋能智慧建造


三年间,公司屡次“临危受命”,快速建成各类防疫设施工程,成为香港抗疫“最值得信赖的伙伴”。这背后,不仅依靠所有员工的奋力拼搏,还离不开建筑科技的力量。

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公司采用基于DfMA工艺的模块化设计理念,综合运用MiC、预制钢结构、预制混凝土结构、预制机电模块等工业化生产方式。所有单元板块的尺寸和重量都经过精心设计计算,通过工厂预制实现现场快速安装。高预制率大幅缩短了项目工期、提高质量,还减少建筑垃圾和资源消耗,树立了模块化设计、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工业化建造、高效率建造和国际化建造的行业标杆。

此外,公司充分应用了BIM、VR、AR、MES、IoT、3D激光扫描、信息化可视平台及C-SMART智能工地系统等智能建造技术,实现项目全周期智能管理,建立起施工项目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数字生态圈。

疫情期间,中国建筑国际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香港筑起坚强的防疫后盾。如今,香港正全面复常,公司将继续深入参与香港建设,努力为香港社会发展、香港市民幸福生活作出新贡献。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