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湖北:应用场景点燃武汉数字经济“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3-03-03 16:58 来源:长江日报

核心摘要:3月1日,武汉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大会发布了武汉市数字经济服务资源池和需求池,全市首批205个数字经济领域项目需求清单正式亮相,涉及武汉市智慧城市、在汉央企信息化和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场景需求。

3月1日,武汉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大会发布了武汉市数字经济服务资源池和需求池,全市首批205个数字经济领域项目需求清单正式亮相,涉及武汉市智慧城市、在汉央企信息化和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场景需求。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武汉大力开放数字经济应用场景,着力打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堵点,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力争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双向互动。
 
此前,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出一批技术实力雄厚、服务能力优秀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单位予以重点培育,形成首批武汉市数字经济服务资源池,包含信息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应用、数字产品与设备、系统集成与平台、解决方案及咨询、数据要素在内的六大服务类别,共计233个服务产品及方案,旨在助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形成新产业新生态。
 
“在需求侧,我们面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挖掘数字经济应用场景需求。”市经信局主要负责人谈道,充分释放政府、大型国企央企、民营企业的场景机会,既是为本地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优秀解决方案寻找应用场景,也能更好地拓展需求市场。
 
记者梳理名单发现,需求池既聚焦教育、医疗、出行、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的智慧城市建设,又积极推动央地合作,在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推动重点项目实施的基础上,助力武汉本地产业转型升级。此外,还围绕民营企业不同应用需求,促进我市内部需求供给循环,服务中小企业民营经济。
 
“通过培育场景,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应用制造需求,复制和推广一批赋能实体经济、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民生保障的典型应用。”武汉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将继续坚持应用牵引,加大开放力度,开展场景化对接,壮大一批具有爆发潜力的高成长型数字企业。
 
据悉,武汉市将开展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创新示范,在全市征集遴选超过200项数字经济典型应用。此外,还将持续开展应用场景“揭榜挂帅”工程,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北斗、区块链、元宇宙等重点方向发布10个榜单任务;推动政府侧场景向我市数字经济企业开放,分行业、分领域组织开展10场以上应用场景供需对接活动。
 
武汉发布今年首批30个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聚焦智慧政务、智慧治理、智慧便民等领域,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大会现场,武汉发布2023年度首批30个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是提升智慧城市获得感的关键。”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
 
当前,武汉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增强,已建成桥梁健康监测、“数字江豚”、渔政执法等50余个智能场景。2021年,武汉荣获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创新大奖。
 
本次发布的首批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包括14个政务服务场景、8个城市治理场景和8个智慧便民场景。
 
“我们将提供更优质的惠企便民场景。”他谈到,武汉将扩大区块链在不动产登记中的应用,此外还有外地和外资企业来汉投资帮办、创业扶持线上办、不动产抵押注销登记在线办理,以及中小企业惠企政策和线上融资对接等。
 
笔者注意到,武汉将打造一系列有温度的便民生活服务场景。如推动停车泊位互联网引导,实行机动车停放信息的监管;开发先看病后付费场景,为患者提供可使用的医疗信用支付额度,提升就医体验;打造交通码深度融合场景,提升交通出行的便民度等智慧便民场景需求。(记者 朱佳琦 通讯员 武经宣 实习生 李玲)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