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为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2019年新年伊始,市住建局从乡村居民最迫切的环境改善入手,从最渴望的生活质量提升入手,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乡镇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再上台阶,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我市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各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农民创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一是农村垃圾处置长效机制逐步形成。我市全面落实“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利用化规范处理,整合各类资金,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乡镇垃圾“出不去”的问题。全市763个行政村完成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实现了“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的“五有”目标。二是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初见成效。综合考虑我市实际,韶山市银田镇、韶山乡黄田村等地,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模式,投入小、占地少、成本低,适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湘潭县在乡镇污水处理上,创新工作机制,采取PPP模式建设了一批乡镇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目前我市已建成乌石镇、花石镇、云湖桥镇、石潭镇、青山桥镇、射埠镇、翻江镇、壶天镇、棋梓镇、月山镇、泉塘镇、银田镇、韶山乡、杨林乡、鹤岭镇等15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三是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日趋完善。近年来,已建成谭家山镇、茶恩寺镇、金石镇、梅桥镇等31个乡镇均建有垃圾中转站。
尽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局良好,进展较为顺利,但根据市住建局调研发现,在工作推进中还面临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少数地方还存在垃圾清运不及时、清扫保洁不到位、个别城郊结合部乡镇还存在卫生死角等。
从老百姓关心的地方行动,我市制定了行动方案,重点开展生活垃圾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管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要做到到2020年,实现“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街道)转运、县(市、区)处理”模式全面施行,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全面推行农村红白喜事使用“两杯两桶两布”(即统一使用村上购置的鞭炮桶、剩饭剩菜桶、茶杯、酒杯、红白桌布),农户过年过节或操办红白喜事可向村部借“两杯两桶两布”,减少一次性塑料垃圾;发放“三桶一筐”。为每个农户配备“三桶一筐”(即不可回收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有毒有害垃圾桶以及废旧纺织物堆放筐),同时,农户在自家屋后挖好有机物堆沤发酵池,将厨余垃圾倒入坑中沤制有机肥,做好农户源头分类。开展“绿色存折”试点工作,到2020年全面推行,逐步实现农户就地分类减量达到70%,有条件的达到80%。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个个天蓝、水清、乡美的美丽农村已然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