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按照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采用“一河一策”的设计构思,按照“截污、导流、清淤、处理、活水、景观”等整治方针,通过实施综合治理,基本实现城市河道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水体质量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保护城市生态结构,提升城市生态功能,构建城市生态网络,进发滨水空间活力,把综合整治的每一条河打造成“生态河”和“景观河”,塑造生态城市的新形象。
治理目标。实现四个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污水主次管网、污水处理监管体系、污泥处理处置。
突出设施建设,加强运行监管,通过2017-2019年三年时间的努力,全面提升全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改善嘉陵江流域(广元段)水环境质量。到2019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建制镇达到50%,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完成65%,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控制在10%以内,全面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规范化和监管信息化。
推进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政府统一领导、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区级相关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制订相应控制标准,推动项目高效实施。三是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拓宽投资渠道,整合有关专项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财力支持。四是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完善城镇污水处理技术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制定引进人才激励政策。五是强化监督管理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纳入对各政府部门工作绩效考评,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治理成效。从2017年至今,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基本技术路线,根据各河段状况,通过实施污水截流、河道清淤、水质净化、中水造景,生态修复等工程,完成了建成区嘉陵江为主干,白龙江、清江河、南河等6河道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整治后的6条河道不但有效消除黑臭水体,河道及周边的环境也明显改善,水清岸绿的梦想已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