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艾民政 严娟娟)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治理机制和管理制度是环境治理的根本保证。蔡甸区以改革破解难题,以创新激发活力,根据新时代农村环境发生的变化,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制机制,调整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领导小组,组成专班,充实力量,整合资源,统一协调,全面加强对全区农村环境的领导。
用机制制度指导。坚持以“街乡(园区)为主,村为基础、部门联动”的原则,先后制定《蔡甸区完善农村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实施方案》、《蔡甸区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考核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按照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的要求,完善监督办法,提升考核标准,扩大检查范围,每月由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抽调专人,组成专班,对全区村、社区环境治理情况进行抽查、考核、评分,指导各地开展村湾环境治理。
用政策法规督导。坚持贯彻执行《武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武汉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办法》,结合蔡甸农村环境卫生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印发《蔡甸区关于开展农村“八边两域”垃圾治理工作方案》、《蔡甸区农村老旧简易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作方案》、《蔡甸区淘汰村湾敞口垃圾容器及关闭简易填埋场工作方案》、《蔡甸区城市综合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对农村村湾环境进行督导,采取专业检查、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检查、区专班检查、各地自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农村环境进行监督管理,推进卫生环境提档升级。
用乡规民约引导。坚持环境综合治理全民参与、治理成果全民分享,全区各街乡(园区)、村、社区积极组织动员农村居民从自家做起,从点滴做起,清洁美丽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制定乡规民约,发挥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回乡老工人、老农民)的作用,引导农村居民自觉参与家庭和村湾环境治理。江城十佳最美社区奓山街星光社区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建社区,社区党委制定了25条村规民约,对保护生态环境、公共卫生、清洁工程、村容村貌、垃圾清运都作了明确规定,把创造人居最佳环境放在突出位置,推进城管革命进社区,着力整治渣土污染、污水漫溢、乱倒垃圾、乱搭乱盖、油烟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提升了社区环境卫生质量,为村民创造了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