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市城乡建设局
“按照今年的城建计划,我们安排了河道杂物清理、河道淤泥处理、护岸维修改造等多项工程,对运河水系进行综合提升改造,力求实现运河水清岸绿、设施完善、景观优美。”8月29日,在新开河和南运河项目现场,沈阳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运河水系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只是沈阳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的一部分。自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开展以来,沈阳市采取一系列工程性措施和管理性措施,对新开河、南运河、辉山明渠等建成区12个黑臭水体开展了综合治理工作,治理总长度约190公里。2018年10月,沈阳市被评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
今年,为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沈阳市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明确在100%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的基础上,强力推进建成区黑臭水体深入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建成区水体水质,巩固治理成果。沈阳市计划安排资金10.6亿元,对建成区的运河水系、辉山明渠、满堂河等9个水体进行深入治理,重点实施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三大类12项工程。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工,沈阳市建立了周调度机制和红黄灯预警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截至目前,北运河雨污分流、辉山明渠截污2项工程已完工,其余工程正按计划顺利推进,计划今年11月底前全部完工。
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长效管理。沈阳市在全国率先开展黑臭水体立法工作,出台《沈阳市黑臭水体管理规定》;严格落实“河长制”,实施“定人、定段、定时”巡河制度,强化“四支队伍”齐抓共管;实施排水口规范管理,对沿线合法排水口建立台账、统一设牌;建立水体沿线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全面规范垃圾设施管理。同时,加强第三方监管,监管单位通过巡河及时发现水体沿线污染源,督促相关责任主体限期整改,并定期监测水质,及时掌握水质变化,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污染源,倒逼污染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