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湖北咸宁:主动担当善作为 戮力同心战疫情

发布时间:2020-03-23 12:46 来源:

核心摘要: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陈隽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咸宁市住建局按照上级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见疫勇为,主动请战,坚持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积极统筹调配,科学联防联控,保持节奏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以坚定的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陈隽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咸宁市住建局按照上级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见“疫”勇为,主动请战,坚持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积极统筹调配,科学联防联控,保持节奏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以坚定的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笃定地站在以住宅小区为重点的抗疫第一线,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全面筑起抗疫战斗的坚强堡垒。

 

一、不避艰险,尽锐出征,争做“先行者”,打好“主动战”

(一)快速调整组织机构,坚持指挥靠前。疫情发生后,局党组高度重视,积极谋划,全面部署,迅速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葛军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属单位和机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单位职能,设立了综合协调、垃圾清运处理、住宅小区联防联控、城市供水保障、城市供气保障、工作督导等10个专项工作组,由各分管副局长任组长。2月6日,在住宅小区疫情防控进入最吃紧的关键时刻,局党组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主动向市指挥部请缨,要求承担物业小区的疫情防控重任,以减轻属地防控压力,2月9日,市指挥部批复同意住建局全面接管城区203个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为了坚决守好住宅小区这个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局党组迅速调整部署,葛军同志亲自挂帅,成立物业小区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组建防控、保障2个专项工作组,将市城区物业小区划分为温泉、浮山、永安3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副局长担任片长,片区成立临时党支部,片长担任支部书记。每个片区根据小区数量划分为若干分片,安排2-5名县级干部担任分片长,对封闭管理单元实行分区管理,实行正科级以上干部包保红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包保黄区,在物业小区编织成了“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分片把守、分工负责”的疫情防控组织体系。疫情期间,葛军同志先后35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判防疫形势,查找工作短板,明确应对措施,强化工作纪律,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把防疫工作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身心地投入到防疫工作中来,全面落实防控各项工作任务,并率领各包片包点的领导班子成员及负责同志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坚持一线部署、一线指挥、一线督查,盯岗到人,履职尽责。

(二)合理部署防控队伍,坚持主力下沉。为有的放矢做好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住建局对市城区所有物业小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根据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入住人员数量、居家隔离人员数量等情况,每个小区安排1至3名值守人员,系统党员干部和行业企业志愿者390余人全部下沉到除已发现确诊病例和单位自管以外的161个物业小区。同时,广泛发动小区干部、志愿者、居民、物业等力量实行联防联控,要求小区物业经理切实负起牵头责任,按照大型小区8人、中小型小区5-6人配备值守人员。按照常住居民200户以下的小区发动志愿者在10人左右、常住居民200户至500户之间的小区发动志愿者不低于20人、常住居民500户以上的小区发动志愿者不低于30人的标准建立志愿者队伍。疫情防控中,广大值守人员坚持以大局为重,以履职为要,克服各种困难,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积极引导和发动各方力量,团结一致、共同抗疫,确保小区防疫有力有序有效,赢得社会各界和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三)周密制定工作方案,坚持责任上肩。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和10个子方案、《咸宁市住建局市城区物业小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实施方案》,明确了组织领导、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要求全体值守人员履行“宣传员、排查员、劝阻员、登记员、督导员”的五大员职责,实行“一条线管到位、一竿子插到底、一个专班负责、一个标准实施、一个要求督办”的五个一管理,做好“测一次体温、登一次信息、打一个电话、两一个证件、收一个牌子”的五个一工作,做到防控工作事事有要求,人人有责任。

(四)健全完善督办机制,坚持精准履职。针对值守人员多、工作战线长、防疫任务重的实际,建立完善落实了一系列工作机制,确保了人员精准履职,工作有序高效。一是坚持每日会商机制,一天一梳理、一天一总结、一天一调度,共召开会商会32次。二是建立信息通报交流机制,分级分片建立微信群,及时宣传防控举措,细化工作要求,解决一线反映问题。局主要领导坚持每日发送慰问短信,提振干部职工精气神,发布《值守点重点工作提醒卡》15期。三是强化责任传导机制,组建专班点对点进行政策指令解读释疑,提醒值守人员注意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分类施策。通过梳理归类161个物业小区疫情防控信息,绘制了城区物业小区疫情防控“作战”地图,据此多次开展暗访督查,传导压力、推动落实。四是严明奖惩机制。对干部职工及时采取约谈提醒、通报批评、通报表扬等形式奖优罚劣,形成鲜明导向。对暗访时坚持在岗履职的7名同志进行通报表扬,脱岗的6名同志进行通报批评,对在入户排查中消极应付、弄虚作假的4名同志进行通报批评及诫勉谈话处理。
 

二、不减尺度,筑牢屏障,争做“逆行者”,打好“阻击战”

(一)筑好“护城墙”。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期间住宅小区“硬隔离”要求,协调社区、物业对161个小区进行了全面排查,按照“一个小区保留一个出入口”的标准,对小区其他出入口进行了清理封堵,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确保实现“人员不能进出”的目标,特别是开放型小区,全部实现硬隔离并保持常闭,夜间加设移动式障碍,防范人员翻墙外出,组织人员、材料先后加装改造完成“硬隔离”设施80余处。同时,各片区督导组、值守干部及物业人员加强日常巡查,重点查看小区通道封闭是否存在漏洞、是否仍有视觉监控盲点,小区居民是否翻越围栏等行为,确保实现全封闭管理目标。

(二)布好“隔离带”。坚决执行住宅小区24小时最严格封闭措施,全体值守人员从早上7:30至晚上8:00,全天候值守,连续作战35天,严管外来车辆,非必需不进出,严管外来人员,非必要不入内。严格限制生活物资配送外来人员进入小区,所有配送物资由值守人员在门岗外统一受理并转运至小区内,分批次通知小区居民领取,防范人员扎堆聚集,有效阻隔物资配送、快递人员与小区业主的接触渠道。为切实做好全方位消毒工作,除对进出人员进行酒精喷洒消毒外,创新设置“消毒垫”,用配好的84消毒液(或消毒水)浸透一张具有吸水性能的毯子(或海绵),所有进入小区的人先从上面走过,对鞋底进行消毒。督促物业公司做好小区出入口、楼梯间等公共区域的消杀工作,确保每天消杀作业不低于2次,电梯轿厢等重点区域应适当提高消杀频次。疫情期间,住建局先后筹措消毒物品7000多公斤分发到各物业小区,保障小区的消杀工作到位。

(三)建好“主阵地”。严格按照“十二个一”的标准对每个值守点进行配置,并将“五个一管理”、“674311工作法”等工作规范制作成宣传展板在小区醒目位置进行张贴,对值守点物资配备、工作流程、人员职责、管控程序实行标准化管理,营造浓厚的防疫工作氛围。制作告示牌、党旗等800余件套,制发张贴《市城区住宅小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10555”工作规范》200余册,印制张贴《疫情防控期间居民生活服务指南》、《市城区住宅小区出入登记管理办法》、《市城区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手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住宅小区管控办法》等近10000份。充分利用广播、条幅、宣传单、小区门岗等宣传平台,以融入小区业主群的方式,及时传达市、区防控指挥部的有关指令及要求,切实把疫情防控各项政策宣传到楼、到户、到人,做到户户知、人人晓,形成强大宣传攻势。

 

三、不辱使命,精准管控,争做“守护者”,打好“攻坚战”

(一)精准排查,摸清底数。坚持“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值守干部、物业小区、街道同责”的信息排查和责任倒查机制,充分动员和发动小区物业公司、志愿者参与信息排查,做到“一户一表”,各片区内部一级对一级负责。为确保信息排查准确无误、真实有效,降低传染风险,坚持用最笨的办法、最原始的手段,“敲门不进门、见面不接触”、“入户排查相隔2米”,连夜印制入户排查表格6万余份,逐户上门登记填报;对登门不遇的住户,通过白天看水电表、晚上数灯光多次复查;采取电话微信方式随机抽查、选派第三方志愿者全覆盖核查和利用值班值守、巡查排查、物资保障等时机更新信息,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先后对161个小区开展全覆盖入户排查3次,排查实际入住户24578户,在家居民84289人,信息做到应统尽统,精准翔实。

(二)精准管理,守住关口。实行分类登记。在严格执行人员、车辆出入管控要求的基础上,对一线医护人员和涉及疫情防控必需、保障公共事业运行必需、群众生活必需等行业人员出行的,推行“一次查验、单独成册、编号管理”模式,在出行登记本上单独开辟专区,详细登记符合条件的上、下班人员信息并进行编号,人员再次进出只需报编号,测温后放行,防范上下班出行高峰时段人员扎推问题。管住重点人员。对住宅小区内的居家隔离人员、发热(或咳嗽、乏力、腹泻等其他疑似症状)病人、隔离期未满14天的返咸人员、近期从医院治愈出院的人员等4类重点人员,在其门口张贴提示标识,按照“2分2测1戴(与家人分开吃饭、分开睡觉,每天测2次体温,居家要戴口罩)”的要求,密切追踪动态,并做好台帐记录。管控返咸人员。为消除外来人员风险,做好返咸人员全天候的管控工作,特别是晚上8:00至第二天早上7:30的管控,实行值守人员和物业保安早晚交接班制度,做到“面上管控”与“重点管控”相结合。

(三)精准服务,稳定人心。针对小区封闭后,居民生活的种种不便,值守人员在严格值守的同时,沉到小区居民之中,倾听他们的需求,代购物品、配送物资,给疫情“寒冬”下的居民带去“温暖”。当好“宣传员”,宣传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引导居民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消除恐慌心理,坚定必胜信心。当好“劝阻员”,严格执行防疫期间人员车辆管制的各项政策,最大限度劝阻人员出行,严格把好小区人员进出关口,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对极少数人的无理要求,耐心进行劝导。当好“服务员”,广泛收集生活服务信息,在小区出入口等地张贴或在业主群公告网店二维码及相关信息,指引居民扫码下单。通过这些工作,稳定了人心,为小区管控奠定了基础。先后向值守人员、物业公司、小区志愿者分发口罩近6万只,手套1.3万只,体温枪250余个,酒精近4000公斤,协调解决帐篷80套,雨衣近400套。

 

四、不论你我,共克时艰,争做“践行者”,打好“协同战”

(一)党建引领,凝聚力量。全面落实“674311”工作法,在每个值守点成立防疫突击队和临时党支部,动员干部、街道及社区、志愿者、民警、居民、物业“六种力量”,明确出入管理、体温测量、密接排查、宣传劝导、防疫消杀、代购配送生活用品、不稳定因素排查“七项任务”,坚守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道防线”,做到全覆盖、全天候、全过程“三个全”,将小区六种力量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具体工作任务明确成“一张表”,对小区居民发热及其他特殊情况每日至少“一报告”,做到了物管小区全覆盖。为统筹做好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和日常治理工作,筑牢织密社区防线,住建局选派142名党性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党员担任物业小区第一书记,进一步巩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大格局。

(二)政策引导,压实责任。印发了《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物业企业实行“红黑榜”管理的通知》,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工作积极主动,管控措施到位,防疫成效明显,表现突出的物业企业,将列入“红榜”。对防疫工作中极应付、推诿扯皮、防控不到位,不积极整改或造成重大疫情后果的物业企业,将列入“黑榜”。对列入“红榜”的企业,除进行通报表扬外,还将享受列入诚信企业“红名单”、优先推荐承接物业服务、选聘物业企业投标加分等奖励政策。对列入“黑榜”的企业,将依法计入不良行为记录,列入诚信企业“黑名单”,情节严重的还将被吊销营业执照、清理出本地市场。目前已公布2期“红黑榜”名单,对29家疫情联防联控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通报表扬,对6家防疫措施不力、管理松散、推诿逃避的企业予以批评曝光,进一步压实了物业公司主体责任。

(三)典型引路,激发活力。预先筹划、精心组织,采取跟踪报道、一线纪实等形式,推广经验做法、弘扬先进典型,内部编发防疫前沿战报29期,在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云上咸宁等媒体平台以及省市住建系统门户网站等宣发新闻信息80余篇,其中《扶贫人的抗疫担当:我们永远是最能打仗的先锋战士》被湖北日报采用,《咸宁市住建局主动请战203个物业管理小区的疫情防控》《党旗在物业小区防疫一线高高飘扬》等10余篇信息被中华建设网采用,为社会群众战胜疫情增添了必胜信心。疫情期间,共挖掘典型事迹51例,涌现出赵敏、镇方城、谭仕华、王全兴等一批先进党员干部,及易翔、谢峰、韩鸣等一批优秀志愿者代表,为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树立了先锋“榜样”。

 

五、不言得失,守望相助,争做“奉献者”,打好“持久战”

(一)为封闭小区排忧解难。局领导多次遍访物业小区,在检查驻点值守情况的同时,对居民反映的下水道堵塞、生活物资保障、垃圾清运、临时用电等难题,现场协调、跟踪落实。建立生活用品代购配送的有效机制,以“线上订购,统一配送”为主,“线下定制,送货上门”为辅,统筹做好居民生活物资保障工作,协调阳光家园等小区就近新增供应点。建立农副产品直接对接小区机制,广泛收集农副产品合作社信息,利用微信、抖音等媒介,在工作群、居住小区、朋友圈等转发供求信息,打通物业小区与专业合作社联系渠道,为小区居民提供优质价廉的农副产品。

(二)为弱势群体奉献爱心。不折不扣落实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对接社区弱势群体信息,充分利用信息排查契机,摸清小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独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底数,建立专门台账,并通过“1张爱心提示卡、1名帮扶干部、1次电话见面”方式,实时掌握情况,跟踪服务管理,确保防疫工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共为670余户生活困难群众捐赠价值10万元的蔬菜,安排志愿者为弱势群体代充代缴燃气1800户20万立方,代买代送蔬菜8万余份,代购代送药品3000余人次,送医400余人次。

(三)为居家市民提供便利。印制小区商超分布表,便于居民就近购买生活用品,提供“网上购买、代买送货”等服务信息,最大限度便利于民,在小区业主群内积极转发“咸安区130名理发师进小区”的服务信息,满足小区居民的基本生活服务需求。对疫情防控期间水、气充值缴费方式进行调整优化,推行网上充值、自助缴费、预约上门服务方式,保障居民用水用气需求,对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缴纳水费的用户,实行不停水、不催收、不计欠费滞纳金的政策。

 

六、不失时机,多管齐下,争做“奋进者”,打好“保卫战”

(一)全力保障城市运行。通过督办指导城区供水企业加强了生产控制和质量管理,确保供水水质达标,疫情期间城区安全供水约17万吨/日,解决用户投诉255起,完成应急抢修110余次,投入抗疫物资和资金约160万元。在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稳定运行方面,多次对城区2家污水处理厂、1家垃圾发电厂和1家污泥处置企业等“停不得”企业进行实地督导,协调解决车辆通行、物资运输等难题,确保安全高效运行。疫情期间,温泉、永安两家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生活约12万吨,垃圾焚烧发电厂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600吨左右,首大污泥处置中心日处置污泥量约40吨。为满足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备用点需求,我局督促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20万元储备250套医用隔离服、200个医用护目镜等防护物资。燃气企业主体责任得到了落实,全市14家天然气企业正常供气,日供气量约52万方,CNG、LNG天然气储存量达到10.7万方,96家液化石油气供应企业正常供气,液化石油气储量约1000吨,日销售量约95吨,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燃气供给安全。

(二)着力推进复工复产。一是摸清底数。对城区在建项目和计划开工项目进行摸底,对有复工意愿的项目返岗人员信息进行了排查登记,掌握企业复工意愿和复工计划。二是批次推进。制定《疫情期间市中心城区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明确市城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分两批次稳妥有序复工,其中市本级重点项目建设“211”工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项目列为第一批,其他项目列入第二批复工项目。三是创优服务。制定了《疫情期间市中心城区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复工指引》和《咸宁市建设项目复工复产一对一包保服务分工表》,开通复工申请网上受理渠道,对有复工意愿的项目实行“一对一”包保服务,指导、帮助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三)奋力抓好项目建设。抢抓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抓好项目策划、前期准备、内控制度等基础性工作,对我局代建的项目落实各项准备工作,推进复工,倒排工期,加快进度。为补齐公共卫生事业短板,市委市政府决定新建咸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并明确由市住建局负责项目代建。住建局迅速组建5个工作专班,高效推进项目建设,目前,项目建议书已经批复,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已批,土地已经实现“净地”交付,现场水电已通,已打围硬隔离,预计5月份项目可动工建设,2021年8月项目竣工。
 

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我们将把握形势任务,完善策略措施,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最终实现疫情防控和住建工作双胜利!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