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来源:黄冈日报) 去年12月29日,从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黄冈市城管执法委荣获“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荣誉既是过去努力的结果,更是未来前行的动力。
2017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文明办的具体指导下,以“两个提升”为目标,以“四城联创”为载体,以文明创建为抓手,“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风生水起,成效斐然。
“城管之歌”汇报会
纪念“八一”建军节“三晒三问”主题活动现场
提升站位,优化机制,强化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领导
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打铁先需自身硬。
为此,市城管执法委从建立健全领导机构着手,落实“一把手”为文明创建第一责任人制度,认真落实《省、市级文明单位测评体系》的标准和要求。市城管执法委成立以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制定和下发了《市城管执法委2017-2019年度文明创建工作方案》,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年终考评挂钩。
其次是营造浓厚创建氛围。他们通过主任办公会、干部职工大会、支部会等形式,认真学习创建知识,大力宣传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利用委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总结创建工作的进展和做法,展示创建工作取得的一些经验和成果。
“守望城市 抗疫有我”宣讲汇报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宣讲晚会
//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加快建立省级文明单位创建体系
——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主题,加强党建引领示范。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工作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到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和黄冈革命烈士陵园进行传统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望月堤社区“双进双服务”和网格联创活动,努力营造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氛围。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全面开展“学习强国”活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观档案文献展览和革命传统教育。全面加强网上宣传和舆情管控,在黄冈电视台直播《城市管理面对面》节目38期,发送城市管理宣传报导7450篇。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开展“城管执法人三问”大讨论,运用身边正反典型开展警醒教育,增强全体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意识。
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第一时间送签批示、第一时间研究部署、第一时间督办落实、第一时间反馈回复,高效落实市委决策部署。
——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抓手,深入推进法治建设。
颁布实施《黄冈市违法建设治理条例》《黄冈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
颁布实施《黄冈市遗爱湖公园管理办法》《黄冈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黄冈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办法》三部政府令。
制定《黄冈市违法建设治理条例实施细则》《黄冈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配套文件。
执法力度持续增强。以严格规范执法办案促进依法治理,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依法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投资80余万元开发运行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系统软件,投入150余万元配备350部执法终端。2017年办理行政处罚案件8000余件,2018年办理案件1.38万件,2019年办理案件约1.49万件。
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建立城市管理调解室、公证室、律师室、警务室和巡回法庭(四室一庭),荣获湖北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载体,擦亮黄冈城管名片。
治理车窗抛物。发放《告别车窗抛物,文明从我做起倡议书》,开展“告别车窗抛物提升城市文明”大讨论,收集“车窗抛物”案例,制作“车窗抛物”曝光台42期,曝光车辆640余台。推动各赛区逐级开展“拒绝车窗抛物”主题活动36场。
倡导文明出行。开展“文明骑行”教育,曝光不文明行为1650人次;开发静态停车管理软件,新建紫微、万达等7个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1.35万个,打通人行道停车通道182处,纠正车辆无序停放4.3万台次。
引导文明如厕。完成建、改公厕6座,城区直管公厕达到73座,全部实行一人一厕和集中看管,达到“四净两无两通一明”管理要求。督促临街77家单位122座“私家厕所”免费向公众开放,解决市民如厕难等问题。
积极推进志愿服务,组织发动46个社区文明市民学校开展道德讲堂、市民文明教育、万人洁城,定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乱扔垃圾、乱闯红灯”等各类志愿服务。
开展文明创建宣传。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建国七十周年文艺汇演、城管之歌汇报会、“三晒三问”主题活动、演讲比赛等活动。
树立身边典型争先进。全国先进工作者、黄冈“道德模范”林九一,黄冈市劳模、保洁员谢敏,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市环卫局清洁服务公司副经理王志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黄冈市劳动模范冯勇明分别作事迹报告,引起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强烈反响。
“游红船、唱红歌”党建带团建活动
强基固本,物化成果,大力提升省级文明单位创建质效
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拆除壕沟路临时商铺1200平方米,打通城市堵点。推行高压冲洗、洗扫一体和人工清捡相结合的环卫保洁模式,取缔临街分类垃圾桶398个,完成市场化保洁面积163万㎡,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保洁率达95%,市场化率达到24%。维修人行道9278平方米,修补道路裂缝31375米,安装窨井防坠网567个,拆除摩尔城高空户外广告82块,消除安全隐患。推进环遗爱湖119栋楼宇亮化建设,规范城区门店招牌设置290块,清理违法户外广告1.58万平方米,完成市区22条道路架空管线入地159处,下足“绣花”功夫维护城市运营秩序。
推进城市景观建设。制定遗爱湖游船运营方案,启动文旅商运营,完成江柳摇村景区建设、东湖渔场改造、遗爱湖禁养和景区3200具灯具维修,开展环湖截污和水质治理。全面开展“鲜花添彩、增园添绿、裸土还绿、立体绿化”四大行动,高质量完成湖北省第二届(荆州)园林博览会黄冈园建设,新增公共绿地面积8.3万平方米,社会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市区人均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13平方米、41.54%和36.44%。
巡堤查险、环境治理志愿服务活动
致力大气污染防控。每天出动2台雾炮车、37台洒水车16小时不间断洒水降尘;投入5000多万元更新LNG清洁能源密闭渣土运输车辆83台,督促市区965家餐饮企业规范运行油烟净化装置;全面治理道路扬尘、餐饮油烟、露天焚烧污染,覆盖、硬化、绿化裸土面积61.2万平方米;大力开展赤壁港、二排港、冻脚湖、五七港黑臭水体治理,完成4条港体清淤13.2万方。
加强城乡垃圾治理。全市129个乡镇456个行政村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累计投入资金8.2亿元,发放垃圾桶80.22万个,设置垃圾箱2.27万个,建设农村垃圾收集点3.39万个,购置各类垃圾转运车辆1.5万辆(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成率达87.9%,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市区路口戚家岭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已经完工投入使用,全市“十三五”生活垃圾处理规划项目建成投入使用5个,开工建设8个。
亚坤帝景豪庭垃圾分类试点小区
扎实开展“百日整治”。对标对表,开展黄州大道、函晖路等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清除“牛皮癣”1200处,清理出店占道经营、乱搭乱建680处,整改临街宣传内容120家,拆除杂乱广告1.5万m^2。积极回应市民关切。做好“两案”办理工作,完成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32件,见面率和满意率达100%。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取消6个行政审批证明事项,全年办理行政审批事项381件,市民满意率达100%。
敢向时代潮头立,沧海一粟也永恒。在文明单位创建征程中,市城管执法委积跬步以至千里,风雨无阻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