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宋宏雷 马玉洁 傅伟)元15日,记者从江岸区城管部门获悉,在相关街道组织下,该区分别位于车站街、后湖街的2处正在施工,合计面积约160余平方米的“空中楼阁”被顺利拆除,附近居民“头顶上的安全隐患”被及时消除。
15日上午10点,记者在江岸区车站街道城管执法中队队员带领下,来到了车站街长青广场裕馨园3栋9楼楼顶,现场钢架结构违建被拆除的痕迹还清晰可见。
执法队员告诉记者,裕馨园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屋顶露台为楼顶住户自有产权。今年元旦过后,该中队队员巡查发现裕馨园公寓1栋楼顶“长”出一处还未完工的“空中楼阁”,便立即上楼调查,确认该违建为楼顶住户在元旦期间搭建,面积约80平方米,当事人虽一再声称搭建该“空中楼阁”是为了解决楼顶漏雨问题,但执法人员发现,该彩钢铁棚结构简陋,做工粗糙,且高度达2.2米,远远超出了正常楼顶防水治漏需求,当即依法下达执法文书,要求当事人自行拆除,以消除安全隐患,但该住户不仅迟迟不肯拆除,还偷偷在夜间加盖。
为及时消除附近居民“头顶上的安全隐患”,元月14日,江岸区车站街道办事处在江岸区查违专班、车站街派出所的支持下,组织社区群干与物业人员协助城管队员做通当事人思想工作,对该处楼顶违建实施了拆除。
记者了解到,在车站街道办事处组织拆除长青广场裕馨园楼顶违建的同时,该区后湖街道办事处也组织执法力量对后湖大道旁某小区内1处以同样理由搭建的“空中楼阁”实施了拆除。
随同记者查看查违现场的江岸区查控违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假解决屋顶漏雨之名,实则在楼顶违章加盖“空中楼阁”用于储物、居住、出租的情况,一度在老旧小区时有发生,但随着近年近年居民法律意识及城管部门查控违手段的不断提升,现在虽未彻底杜绝,但渐渐成为偶发现象。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目前搭建“空中楼阁”虽为偶发现象,但因“空中楼阁”大多结构简陋,做工粗糙,不仅有碍市容观瞻,还存在改变房屋承重结构、高空坠物等诸多安全隐患,一直就是城管部门查控重点,对于新增搭建发现一处拆除一处。如房屋确有渗水情况,建议住户申请维修资金进行防水治漏工程,切莫私自搭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