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感恩奋进 拼搏赶超 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

发布时间:2021-08-09 16:49 来源:

核心摘要:来源:西宁晚报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给西宁带来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6月26日,西宁集中开工25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666亿!7月26日,西宁地区上半年生产总值发布:777.27亿,同比增长10.9%,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2%。振奋人心!这是一张带着感恩奋进拼搏赶超强大气场的西宁答卷。西宁行动有力度,西宁服务有温度。经济实力明显提

来源:西宁晚报
 
“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给西宁带来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6月26日,西宁集中开工25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666亿!
 
7月26日,西宁地区上半年生产总值发布:777.27亿,同比增长10.9%,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2%。
 
“振奋人心!这是一张带着感恩奋进·拼搏赶超强大气场的西宁答卷。”
 
“西宁行动有力度,西宁服务有温度。”


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产业转型步伐加快,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民生福祉切实改善……这半年来,“感恩奋进·拼搏赶超”正在改变西宁——
 
一个个措施扎实推进,一项项工作精彩纷呈,一个个亮点令人瞩目。群众的普遍感受是:西宁正在改变,理念在变,观念在变,干部作风在转变,百姓的幸福感也在变,一个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正向我们阔步走来!


感恩奋进、拼搏赶超正在改变西宁
 
作风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多位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全市作风建设推进会和全市一季度感恩奋进、拼搏赶超交流会召开以来,我们鼓起了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精气神,把总书记对青海和西宁各族干部群众的关心关爱始终铭记于心,化作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奋力谱写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新篇章。
 
今年以来,西宁坚持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在全市营造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强大气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新起点、展现新风貌、实现新作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感恩奋进、拼搏赶超”这8个字正在改变西宁,已经成为西宁的一张亮丽名片,让西宁在全省乃至全国璀璨夺目。
 
记者走访多个部门,感触最深的就是干部们紧了起来、动了起来、跑了起来,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开新局、夺首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市财政局,作风建设实行挂图“作战”:“四强四比”13项活动的进度评比全部上墙。“感恩奋进、拼搏赶超,不能只是口号,更应该实实在在抓出成效。1-6月,西宁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8.9亿元,同比增长19.5%,为年度预算的55.6%。全市共争取专项资金81.6亿元,同比增长5.3%,财政收支实现‘双过半’。”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市营商环境局,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梳理营商环境监督员在工作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和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一位市政协委员、营商环境监督员告诉记者,在几个月的调研中发现,西宁市有些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县区、部门与县区部门之间的工作还存在权责交叉、边界不清、遇事推诿、执行不力等问题。“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明确职责关系,明晰责任边界,做到权责明确、边界清晰。”
 
在市科技局,记者看到,“科技服务进百企”活动正在持续开展,科技政策宣传、项目申报、技术对接等方面为企业开展的“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好评。市科技局王忠海说,我们积极与科技部、省科技厅进行对接,争取专项资金2.69亿元支持重大科技专项、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项目360个,为全市重点招商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研资金支持。
 
记者在市水务局看到,市区一河道设施受损,这位河长因巡河不力上了单位公布的“黑榜”中。“红黑榜”制度推行以来,全局干部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大家在拼搏赶超的良好氛围中铆足了干劲。


随叫随到无事不扰 感动了我们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瑞峰在一季度感恩奋进、拼搏赶超交流会上强调: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紧紧抓在手上,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大战略大抓手大工程。
 
从3月份开始,市委主要领导赴外地面对面交流洽谈,一对一精准招商,长远谋划深度合作。
 
“企业经营形势如何?”“项目建设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哪些支持?”……直奔现场,助企纾困,市级领导干部当起了企业“服务员”、项目“推动者”。
 
于是,今年以来,总投资约180亿元的高景太阳能50GW直拉单晶硅棒项目、总投资为30亿元的年产16万吨高能密度锂电材料智能制造基地、阿特斯光伏年产10GW单晶项目、亚洲硅业年产4万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一批含金量高的“牛”项目在西宁集中落地!
 
记者了解到,在“高景项目”之后,泰丰先行依托我省锂资源优势扩大产业规模,开工建设16万吨高能密度锂电材料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0亿元。据介绍,未来五到十年,锂电产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期,正极材料和碳酸锂供给缺口巨大,以碳酸铁锂和三元正极材料为产品的16万吨高能密度锂电正极材料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无疑将带来“可观收入”。
 
在南川工业园区开工建设的阿特斯光伏年产10GW单晶项目同样是以直拉单晶硅为主要生产的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50亿元,这一项目的建设将极大促进我省产业间的循环绿色发展和资源综合节约利用,推动光伏晶硅关联产业低碳循环发展,扩大光伏产业规模。而在此前,总投资55亿元青海弗迪电池年产10GWh刀片电池生产以及总投资15亿元的杉杉奥特莱斯等重点项目也在西宁相继开工建设……
 
“这样投资规模大、能为我省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带来强大新动能的新能源光伏、锂电项目在西宁集中落地,这绝非偶然。”南川工业园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当初选择西宁,是因为这里有绿电+低电价的优势,这符合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更契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但吸引我们最后下决心来西宁的关键原因是西宁干部对发展的渴望和这里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随叫随到,无事不扰’深深感动了我们。”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志群说。
 
今年以来,西宁建立市级领导包保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责任制和产业链“链长制”,明确优化营商环境12项重点工作任务,制定20项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措施,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发展,营造了安商稳商的良好营商环境。


栽下梧桐树才能 引来金凤凰
 
招商引资工作做得好不好?城洽会是一面镜子。
 
在2021西宁城洽会中,有两个数字让参会代表难以忘怀——
 
一期15GW项目自2021年3月12日开工建设,到6月15日点火试产,只用了93天。
 
怀山变电站自4月23日开工到7月10日正式投产,仅仅用了79天,创造了南川工业园区变电站建设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看好西宁、走进西宁、深耕西宁,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实际投入,不断扩大西宁生产基地的规模,展示出对西宁的高度信任、对未来发展的充足信心。
 
“我就是真心实意来为你们服务的,以后我就是你们的服务员,随叫随到,无事不扰。”3月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瑞峰在调研包保重点企业的一句话成为外地企业家口耳相传的佳话。
 
“西宁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我们愿意在这里扎根发展。”企业家们对西宁营商环境给予了高度赞赏。
 
西宁之赞,透视出西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这一年,不少西宁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强大气场和一号工程招商引资的“大手笔”呈刷屏之势。
 
西宁的真诚和热情,让外地企业家深深感受着西宁深化与各方合作交流的开放胸怀,体会到“感恩奋进·拼搏赶超”所散发出的蓬勃生机。众多企业家吐露心声,愿牵手西宁、扎根西宁,共享不可多得的西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西宁竭尽全力帮企业协调解决土地、水电气、物流、用工等方面的困难,处处为企业考虑,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温暖与速度,投资兴业的信心很足!”江苏汇鸿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建宇说。
 
“之所以选择西宁,是因为我们相信当地党委政府的诚意。”北大资源丁华亮和晶珠广场李方瑞对西宁的投资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
 
很多外地来西宁的企业家说,这样的西宁服务透出一种温度,让我们倍感温暖。
 
作为西宁现有的基础产业,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西宁的锂电储能产业基础厚实、空间巨大!
 
光伏制造优势明显、前景广阔!
 
有色合金高新材料应用广泛、商机无限!
 
特色化工实力雄厚、未来可期!
 
高原生物医药链条完整、品牌独特!
 
数字经济独具特色,富有潜力!
 
前不久,在西宁城市及产业发展专题推介会上,聆听西宁的诚挚推介,与会企业家频频点头,这让他们看到了西宁蕴藏的巨大潜力。
 
“通过此次招商推介会,我看到了西宁未来发展前途不可限量,特别是在光伏、锂电、特色化工等方面占有十分好的优势条件,西宁是非常不错的投资热土。”广东客商李宏伟说。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7.0、13.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9.3%。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0.9%,拉动全省增长7.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西宁抢抓项目、促开工、稳投资,西宁市2021年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共计252项,总投资达666亿元。据介绍,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涵盖了光伏新能源产业、市政基础设施、民生服务,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领域。2021年,西宁市计划实施940个重点项目,计划完成投资648亿元,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37个,30亿元以上的项目10个。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和带动,将进一步提升西宁发展能级、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省会隆起。


向生态文明高地城市典范迈进
 
“十几年前我来过西宁,那时候的西宁还是光秃秃的一片,这次来西宁,变化简直翻天覆地,太美了。”站在南山公园眺望西宁,山东游客曾女士对西宁的变化感到了惊讶。
 
这份惊讶来源于西宁的树多了,植被茂盛了,气候湿润了,出门就是公园,满眼皆是风景。
 
的确,从7.2%到79%,南北两山从寸草难长变成绿树成荫;
 
从春秋季“尘满面”,到空气质量优良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西北省会城市“双第一”;
 
从干旱缺水、植被缺少,到率先在西北地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西宁人用汗水、心血和智慧,打破了人们对西部高原城市缺林少绿的偏见,实现了生态逆袭!
 
数据显示:2020年西宁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1%。
 
也许有人会觉得,西宁的好天气,是沾了高原的光。但实际上,西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4,高寒干燥气候一度令这座城市植被稀疏、沙尘漫天。
 
“推动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城市典范!”今年初,西宁市委全会为今后五年的发展明确了新定位、描绘了路线图。这座高原城市正向着统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努力前进。
 
近年来,西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治理小流域154条,整治关停湟水河沿线200余家非法采砂场和近700个排污口,2020年西宁市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超过87.5%。曾经水少、水浑、水脏的湟水河重焕生机。
 
截至目前,西宁已建成城市公园30多个,市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3平方米,并建成绿道465公里,串联起公园与社区。“西宁真是一座多彩的城市!”打开这座城市的画卷,人人都感受到了“城在花丛中,人在公园里”的宜居氛围,淋漓尽致地展现着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城市之美。


西宁人的幸福感 持续不断攀升
 
西宁人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市民的答案是:每一件民生小事都被关注和解决,每一位市民都被尊重和依靠。
 
在位于城西区的学院巷西社区日间照料中心,81岁的李洪兵老人正在接受护理人员提供的腿部理疗服务,谈起这几年的生活,他无比感慨:政府为我们提供这么便捷周到的服务,我们能不幸福吗?
 
“私装的地锁终于被拆除,我们终于可以公平停车了。”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党工委通过走访调研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组织城管、综治、社区党委、派出所、物业公司、小区居民代表齐力参与,联合执法,拆除了地锁,将停车位归还给全体业主,赢得了居民的点赞。
 
“方便了!我们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实惠。”城中区礼让街派出所户籍窗口办理身份证的张女士高兴地说道。记者获悉,市公安局推出户籍业务办理“告知承诺制”事项、本人办理居民身份证无需提供户口簿和任何个人相关证件、进一步放宽办理合法房产落户的适用范围、缩短户籍业务办理时限、60周岁以上群众优先办理等5项户籍管理便民措施。
 
甘河工业园区一民营企业400余名职工领到了养老保险和工资。
 
整整20年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的18户西宁市民顺利拿到不动产证书,上访多年的历史积案得到化解。
 
……
 
这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支撑起了西宁百姓“稳稳的幸福”。记者了解到,全市上下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抓起,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好事。建立市级领导“五联五促”制度,建立市级领导包保重点信访积案制度,建立基层作风建设巡查机制,通过“一码三平台”、明察暗访、“十佳十差”评比等方式,聚焦为民服务、营商环境、干部作风3个方面22项重点巡查内容开展巡查指导。
 
“改变就在我们的身边,看得见摸得着。”
 
干部作风转变,老百姓都能体会到,也有获得感。“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早已化为我们党员干部自觉的理念和行动,因为大家有共识——工作干得好不好,还得由老百姓说了算!”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