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武汉市政府民生实事暨环卫基础设施
及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汉阳区召开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周玉琴 肖赟 詹少兵)2月17日,武汉市民生实事暨环卫基础设施及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汉阳区召开。市城管执法委副主任余刘琦,市城管执法委建设处、环卫处、督查处等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会议。各区城管局分管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当日,余刘琦同志一行50余人先后前往汉阳区人信汇地下车库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屋、汉桥生鲜大市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屋参观,听取情况介绍,详细了解汉阳区在商业街、农贸市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试点点位,先行建设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情况。
据悉,2021年,市政府将“新建改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屋)100座”列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城管系统民生实事之一。按照《市城管执法委关于2021年市政府“民生实事”新建改建生活垃圾收集站(屋)实施方案》要求,汉阳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原则,高位统筹,系统推进,协调联动,各尽其责,以点带面、全民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充分结合汉阳生活垃圾分类实际的基础上,严格落实垃圾分类设施选址布点工作,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试点打造及推广建设,全面完成汉阳10个点位新建垃圾分类收集站(屋)选址及建设任务,有效化解长期困扰部分居民群众的垃圾收运难题。
记者在汉阳区人信汇地下车库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屋看到,该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屋建于地下停车场内的出口旁,屋内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区、垃圾桶清洗区,修建有地沟式水槽,便于清洗垃圾桶后的污水排放,还安装了通风除味系统,有效防止垃圾异味扩散。屋外专设有垃圾清运车辆停车区,一辆为人信汇“专属定制”的垃圾清运车辆正停放在此处。
“人信汇商业街区坐落于王家湾商圈,之前人信汇商业街垃圾在次干道芳华路路面当街露天收集转运,产生的污水滴漏,散发异味等环境问题引起附近居民环境投诉时有发生。为此,我局会同人信汇物业多次现场实地踏勘,综合考虑清运空间、时间、人力、环境投诉等因素,重新选择了新的垃圾收集点,收集点从‘地上’转入了‘地下’。因人信汇地库限高,现有垃圾清运车车高2.4米无法进入,针对此问题,我局换位思考,主动权衡地库改造和专门增购车辆清运成本,积极筹资近30万元专门定制了一辆2.48吨车高2.1米的中型特殊结构清运车,满足人信汇收集点的垃圾清运需求。在人信汇地下停车场开展垃圾收集转运作业,不仅能够避开人流,且位置相对封闭,方便物业集中放置分类容器,清洗容器时,也能避免污水滴漏二次污染。通过人信汇商圈垃圾收集点的成功打造,下一步,我局还将在汉阳万达广场、江腾广场等多个商圈开展实地调查走访,借鉴‘人信汇地下停车收集点’模式,进一步提升商圈收运作业效能。”汉阳区城管执法局党委委员康萍芳向记者介绍。
上午10时,市城管执法委领导等一行人来到汉桥生鲜大市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屋,对该垃圾分类收集屋和汉桥生鲜大市场进行了参观。“在汉阳区政府统一部署下,五里墩街与区城管执法局相互配合,聚力同谋。一方面积极协调汉桥生鲜市场业主单位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拿出市场面积约18㎡‘黄金’门面改造建设市场垃圾分类收集站,另一方面严格对标推进汉桥农贸市场垃圾分类站建设,配足配齐各项设施,用好用足建设功能,充分保障市场垃圾清运工作,与此同时,加强分类收集站管理,配足配齐保洁人员,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市场干净整洁。”五里墩街主要领导向记者介绍。
参观完毕后,大家来到汉阳区城管执法局会议室,召开座谈会进行经验分享交流。会上,汉阳区以“提质分类收集设施,美好汉阳人居环境”为主题介绍了汉阳区环卫基础设施及垃圾分类工作,各区和参会部门就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报发言。会议最后,市城管执法委副主任余刘琦发表讲话,他对汉阳区在推进辖区垃圾分类屋建设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和展示的成果给予高度肯定,要求各区要盯紧今年民生实事有关环卫设施建设目标任务,高度关注并积极行动起来。一是不仅将垃圾屋(站)建出来,更要管到位,并以垃圾分类屋(站)建设为契机,带动环卫精细化管理系列相关工作上台阶;二要学会善谋善策,以点带面,将城市管理环境治理的各项工作联系起来形成共鸣,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中精雕细琢,建管提标;三要瞄准全市900个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真抓实干,逐点逐项一一推进,补齐环境短板,树立示范品牌。
据悉,下一步,汉阳区将通过具有代表意义示范点位垃圾屋的试点及推广,持续推进汉阳区环卫基础设施及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建设与完善汉阳特色的现代化垃圾分类收运体系,进一步优化城市品质和营商环境,促进城市功能与品质的双提升,促进宜居宜业新汉阳建设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