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3月31日,一位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在返回校园途中,电动自行车突发故障,无法启动。正在附近执行任务的武昌区紫阳街道综合执法中心队员主动上前了解情况,借助翻译软件得知留学生困境后,帮助其将电动车拖至维修点。这位留学生对“执法蓝”的暖心行为竖起了大拇指,再三表示感谢。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费帆 李泽希)3月31日,一位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在返回校园途中,电动自行车突发故障,无法启动。正在附近执行任务的武昌区紫阳街道综合执法中心队员主动上前了解情况,借助翻译软件得知留学生困境后,帮助其将电动车拖至维修点。这位留学生对“执法蓝”的暖心行为竖起了大拇指,再三表示感谢。
“您能帮我叫一辆巴士吗?我的车出现了故障,需要拖回学校。”留学生手机翻译软件上的这句中文求助,让武昌区紫阳街道综合执法中心的队员向昌栩和汤泽泓明白,这位留学生为何在路边焦急万分。了解情况后,向昌栩安抚留学生的情绪的同时,耐心协助其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货拉拉服务。汤泽泓则检查车辆,发现尽管电池电量充足,车辆却无法启动,初步判断问题出在机械故障上。“放心,我们会帮您把车送到维修点的!”简单一句话让留学生原本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
因为货拉拉赶过来要等一段时间,而该留学生又因学校有事,着急回学校。为快速解决问题,向昌栩当即调度在附近的执法巡逻车,与赶来的同事合力将百余斤的电动车抬上车厢。运送途中,执法队员用中英文交替交流,得知这位留学生来华求学刚满两年,汉语说得还不是很流利。谈及在中国的见闻,他由衷感叹:“中国发展很快,这里的人总是热情友善!”
到达维修点后,汤泽泓向店主详细描述了情况。在告别时,留学生竖起大拇指,连连表示感谢。而执法队员们则急忙返回岗位,继续执行任务。
一次次的执勤保障,一场场的暖心护航。武昌区紫阳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服务理念。“执法蓝”的身影,不仅传递了基层执法人员的专业精神和人文关怀,更以微小的光芒,照亮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