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鄂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用系统思维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通过城市“疤痕”治理,一批影响市容环境的城市“疤痕”正变成“民生亮点”。近日,记者从市城管委获悉,全市一季度组织实施各类“疤痕”治理重点任务32项,全面完工14项、18项实现阶段性突破,城市“疤痕”综合整治面积超20万平方米。
鄂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用系统思维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通过城市“疤痕”治理,一批影响市容环境的城市“疤痕”正变成“民生亮点”。近日,记者从市城管委获悉,全市一季度组织实施各类“疤痕”治理重点任务32项,全面完工14项、18项实现阶段性突破,城市“疤痕”综合整治面积超20万平方米。
“这里北侧是山坡,南边有未拆迁房屋,孩子去吴都中学得花20分钟。等‘断头路’通了就好了,周边交通压力也能缓解。”家住金凤凰南路附近的市民洪翔说出了自己的期盼。正在建设中的金凤凰南路,长208.65米,北接寿昌大道、南连育才路,按城市支路标准建设双向两车道,预计今年7月底建成。该路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周边居民“绕山而行”的窘境。
道路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打通“断头路”不仅能畅通城市微循环,更能让市民出行少绕弯、生活多顺心。一季度全市已有6条“断头路”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不仅优化了路网结构,还因地制宜同步完善了排水、照明等配套设施,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更便捷。
如果说“断头路”制约着交通畅通,那么违规占道的围挡广告则像“牛皮癣”破坏城市的整洁容貌。在全力打通城市“肠梗阻”的同时,清理城市“牛皮癣”行动也在同步进行——在吴都·乔街(天龙路南段),900平方米施工围挡被拆除,14000平方米草坪向市民开放;西山风景区广宴楼周边,230平方米临时围挡被拆除,新建了围墙、封闭门窗,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更为景区添彩……今年以来,我市累计拆除大型围挡10处、违法店招广告15处,植绿补绿23处,新增公共绿化面积超10万平方米。
“以前这块地杂草丛生,起风时尘土飞扬,现在整洁又实用!”近日,葛店经开区秋千路以西的裸露地块变了模样,新建的生态停车场让周边企业员工连连点赞。针对葛店经开区秋千路以西地块、临空经济区文化中心周边(文化北路至东站路)区域的裸露地块和绿化缺失等问题,相关部门以生态修复为切入点,将裸露地块转化为集生态涵养与便民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停车场,实现生态效益与民生需求的双向赋能。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建公共停车场3处,新增停车泊位286个。城市“疤痕”治理工作绝非简单修复,而是以科学规划为笔、以生态修复为墨,勾勒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城市除疤痕工作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充分彰显了其在城市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未来,我市将持续推动城市除疤痕工作,以城市“疤痕”治理为支点撬动城市品质跃升,让市民在“推窗见绿、路畅心安”的宜居环境中,共享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来源:鄂州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