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武汉市洪山区持续深化“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微更新。近日,三环线北侧先建村香树路口一处闲置地块完成华丽蜕变,从昔日脏乱差的卫生死角蜕变为精致口袋公园,不仅重塑了乡村“门户”形象,更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幸福驿站”。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朱仙红 谢卓维 袁萌)武汉市洪山区持续深化“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微更新。近日,三环线北侧先建村香树路口一处闲置地块完成华丽蜕变,从昔日脏乱差的卫生死角蜕变为精致口袋公园,不仅重塑了乡村“门户”形象,更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幸福驿站”。
破茧成蝶:闲置地块变身景观会客厅
穿行于野芷湖公园东侧,至先建村香树路口,一座古韵悠然的口袋公园跃然眼前。青砖灰瓦的凉亭与景观石牌相映成趣,蜿蜒石径串联起四季花境,立体绿化改造后与景相融。村民李老板的便利店正对公园,他感慨道:“以前门前是私搭乱建的小房子,现在推门见绿,守店都成了享受。”
据先建村主任黄晶介绍,该地块曾因周边餐饮废水、垃圾形成环境脏乱差问题。2024年9月,洪山区城管执法局联合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启动环境专项整治,多次前往先建村开展入户宣讲,发动村民参与治理,于11月4日完成区域整治清理。随后,先建村召开多次村民议事会,最终敲定将该地块改造成园林式口袋公园的方案。施工团队先期完成管网入网工程,根治异味源头,再以耐踩草坪、适地花木构建生态基底,打造出移步换景的园林空间。
紧贴需求:细节设计彰显民生温度
5月28日,记者探访发现,这座口袋公园已成为村民生活新中心。孩童在耐踏草坪上追逐,刘女士点赞道:“再不用担心踩秃草皮!”广场舞爱好者张阿姨:“以前要走20分钟找场地,现在家门口就能跳。”凉亭内,李大爷与棋友对弈正酣:“遮阳挡雨的廊亭,真是想到心坎里了!”
为满足村民需求,公园设计彰显细节:高压线杆底部围合的黑色栏杆既是安全屏障,又化身立体花架;停车场与公厕同步焕新,90个规范泊位化解停车乱象,无障碍公厕配备母婴设施。村主任黄晶透露,下一步,还将增设健身器材与儿童游乐设施,让“一老一小”各得其乐。
长效治理:共建共享守护方寸之美
“三分建,七分管。”为守护改造成果,先建村建立“专人专岗+村民共管”机制:每日清扫保洁、定期绿化养护形成常态。配套停车场实行智慧管理,公厕纳入市政管养体系,构建起精细化运维网络。
洪山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口袋公园正在点亮一个个城市微空间,近两年已改造小微空间28处。这些“城市一域”地块经科学规划,化身口袋公园、生态停车场,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未来,洪山区将持续完善公共配套,让城市治理的“温度”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民生“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