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7 月 8 日,湖北黄黄高速改扩建三标工程现场,一场以“隧智通途 匠心连虹 ”为主题的先锋人才培育活动如火如荼展开,近年来, 联投湖北路桥集团桥隧公司(以下简称桥隧公司)通过党建引领、创新驱动与人才培育深度融合,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李孟 通讯员 乔艳)7月8日,湖北黄黄高速改扩建三标工程现场,一场以“隧智通途 匠心连虹”为主题的先锋人才培育活动如火如荼展开,近年来,联投湖北路桥集团桥隧公司(以下简称桥隧公司)通过党建引领、创新驱动与人才培育深度融合,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匠心传承 戈壁高原书写奋斗篇章
炎炎烈日下,联投湖北路桥党委书记、董事长潘新平一行深入黄黄改扩建三标项目,实地调研综合场站智慧化施工流程,并为一线建设者送上防暑物资。
参观一号场站
在事迹分享会上,青年员工动情讲述了两代建设者的坚守:在新疆库车戈壁,团队以“砾石桩+风积砂改良”技术攻克盐渍土难题;在甘肃黄土高原,测量员身负数十斤设备,于80米深沟壑间完成“云端彩虹”蒲河特大桥勘测。这些故事没有豪言壮语,却诠释了“工匠精神”最朴实的底色。
创新筑基 实战练兵锻造硬核队伍
活动现场,一座名为“筑梦创新坊”的工作室引人注目。这里陈列着桥隧公司近年来的30余项创新成果,从智能监测系统到环保施工工艺,彰显科技赋能基建的实践。
这方不足百平的空间,承载着“变废为宝”的生态智慧、“点石成筋”的工程魔法、“无人战队”的未来图景——废弃混凝土经纳米级重组化身绿色建材,软土地基因再生骨料桩技术重获筋骨,无人摊铺机群在北斗导航下织就“数字路面”,每一项创新都闪耀着“循环经济”与“智能建造”的科技光芒。
揭牌仪式
近年来,桥隧公司通过“理论+实践”四阶培育体系,成立了5人尖刀班,实施为期3个月的全脱产培训,“老带新”充分发挥老员工的经验优势和青年员工的活力优势,通过精准培育,5名学员均能独立完成大型临时结构的建模计算、绘图出图及计算书编制,实现了从“训之能成”到“成即可用”全链条能力跃升。
在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桥隧公司构建了可复制的“梯队式”人才培养路径:在体系升级上,构建“1+N”培训体系(1个人才培养模式+N个专业模块),计划2025年培训10名以上技术骨干,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在资源整合上,联动联投湖北路桥总部建立“磐石讲师库”,引入BIM专家、高校教授等外部资源,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在品牌塑造上,力争将桥隧公司打造成“路桥人才黄埔军校”,输出“选育用留”全周期培养方案,提升人才整体竞争力。
清风护航 专题党课筑牢廉洁防线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中,潘新平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深刻剖析廉洁风险。他强调,湖北路桥作为深耕交通领域的骨干企业,七十余载的发展历程深刻证明,优良作风是凝聚团队力量、赢得市场认可的关键所在。
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的铿锵之声,与创新工坊的机器轰鸣交织共鸣。这场融合了红色教育、技能提升与作风建设的主题活动,正是联投湖北路桥七十余年“党建铸魂、匠心筑路”传统的生动缩影。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及湖北联投“干部素质提升年”战略部署,联投湖北路桥立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将干部能力建设作为推进“支点建设”的核心引擎,系统推进“强基提能”专项行动,以黄黄改扩建工程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项目,正成为锤炼队伍、创新攻坚的实践课堂,为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