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此次座谈会,从“找上门听诉求”到“靶向式解难题”,从“个案处置”到“机制建设”,正是深化城市综合治理的生动缩影。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刘玉娟 熊朝桦 )“小区门口早晚出行容易堵,周边景点的灯光晚上比较刺眼……”8月4日,熊家墩社区会议室里,一场带着“烟火气”的座谈会直击民生难题。将军路街近20名党员干部围坐一堂,来自熊家墩、马池墩、杨柳社区及农场公司、综合执法中心的参会者不绕弯子,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共商治理“破题”之策。
靶向施策:既出“硬招”也有“暖策”
“环境卫生问题拖不得、等不起,必须拿出实招硬招!”养殖农场副场长朱汉棋率先传达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会议精神,并着重强调各部门需将部署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秉持钉钉子精神,全力推动环境治理工作提质增效。随后,围绕群众关心的噪音灯光扰民、小区垃圾漫溢、建筑垃圾倾倒清运三大难题,各参会单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展开了深入交流。
与会人员深入剖析这些问题背后存在的工作难点与堵点,积极分享在矛盾化解过程中的实践经验,重点聚焦如何精准把握高频投诉事项的矛盾症结,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强的解决建议,力求以有效举措破解民生痛点,夯实城市综合治理根基,维护社区的安全与稳定。
长效兜底:从“解个案”到“建机制”
“解决一个问题不算完,要让治理效果能持久。”座谈会特别强调,要跳出“头痛医头”的惯性,时刻紧扣安全稳定大局,紧密结合社情民意实际,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治理成果回应群众期盼推进小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组织社区、文旅、市政、物业、城管等多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全面落实辖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各项任务。
朱汉棋副场长在总结发言中,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七点要求,涵盖压实属地责任、强化长效管理、坚持刚柔并济、维护交通秩序、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化解矛盾纠纷以及完善三方联动机制等方面。他强调,各部门要通力合作,拧成一股绳,切实提升城市综合治理实效。
此次座谈会,从“找上门听诉求”到“靶向式解难题”,从“个案处置”到“机制建设”,正是深化城市综合治理的生动缩影。这场民生攻坚正让越来越多居民感受到,家门口的堵点在疏通、难点在破解、痛点在消融。接下来,将军路街各参会单位将对照任务清单逐项攻坚,让“安全、有序、宜居”的理想蓝图,从纸上规划变成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