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当小区公共收益不再是一笔“糊涂账”,当每一分钱都花在业主的心坎上,金源小区用实实在在的变化,书写了基层治理的温暖篇章。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田晨)当小区公共收益不再是一笔“糊涂账”,当每一分钱都花在业主的心坎上,金源小区用实实在在的变化,书写了基层治理的温暖篇章。
近年来,公共收益纠纷频发,成为社区治理的痛点。宣恩县以“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专项整治为契机,剑指“收益不透明、使用不规范”的沉疴。在规范管理上,创新建立物业“黑红榜”和信用评分体系,通过量化考核倒逼规范;同步构建“社区党组织+业委会+专业审计机构”三方联动机制,推广红色物业监督模式,实现收益从归集、核算到使用、公示的全流程闭环监管。在民生服务上,通过线上反馈通道及电话热线等,建立台账,确保业主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地,赢得群众认可。
在其中,金源国际小区业委会写出了“满分答卷”。截至七月底,小区结余公共收益19.6万余元,这笔“共同财富”源于业主共有部分的合理利用:停车费的有序收取、闲置门面的规范出租、公共用房的高效利用,每一分收益都凝聚着全体业主的共同努力。
更让人安心的是收益管理的“透明化”与“规范化”。每一季度,收支明细都会准时出现在业主群和小区公示栏,白纸黑字接受全体业主的监督,让每一分钱的去向都经得起检验,七名业委会成员更是用严谨的流程守护着这份信任。
据业委会主任介绍:“公共收益支出,我们提前在群中征集支出意愿,通过投票凝聚共识,事前有详细的会议记录,事后严格按章程执行,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民主理念。”
这些公共收益,最终都变成了提升生活幸福感的“真金白银”。电梯维修费用有了着落,减少了维修资金的消耗;高层水泵罢工”、污水管网堵塞等紧急情况,不再让业主犯难;曾经的荒地被改造成几十个停车位,停车匝道焕然一新,“停车难”成为过去式;小区监控全面升级,安全防线更加牢固……从紧急维修到环境改善,从便民设施到安全保障,每一笔投入都精准对接了业主的需求,让大家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小区自己建”的成就感。
“大家的钱,用来服务大家。”道出了所有业主的心声。如今的金源小区,不仅是宣恩县公共收益管理的标杆,更集中折射出全县物业服务整治的扎实成效。从“糊涂账”到“明白账”,从“矛盾点”到“和谐源”,宣恩县用公共收益的规范管理,不仅破解了物业服务的老大难问题,更唤醒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当每一分公共收益都花在刀刃上,当每个小区都充满“大家的事大家管”的活力,宜居社区的底色,也就愈发鲜亮了。公共收益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连接邻里情感的纽带,是共建美好家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