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此次 “青力青为・路见真章” 活动,既为年轻干部搭建了从 “理论学习” 到 “实战锤炼” 的成长平台,也畅通了市区城管部门经验共享渠道。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严娟娟 袁丹 明贝)为提升年轻干部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深入探索违法建设治理新路径,8月8日,武汉市城管执法委精心组织20 余名机关及委属单位年轻骨干,在控查违处张桂华副处长带领下,赴蔡甸区开展 “青力青为・路见真章” 集智攻关调研活动。蔡甸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精选 10 余名业务骨干全程参与,通过现场调研与座谈交流,聚焦违建治理难点,共商破解之策。
直击违建形态,深析治理痛点。调研首站聚焦蔡甸区同济健康谷揽境低密度住宅小区。该小区 2018 年开发、2021 年 8 月交房,总户数 747 户,目前入住约 220 户。中法生态城执法中队工作人员现场详解了小区典型违建问题:一楼住户因开发商 “赠送花园” 宣传,存在外扩阳光房、增高通风井并打通外墙、庭院硬化及搭建遮阳棚等行为;楼顶则有封闭阳台做阳光房、增高隔热层及房屋造型以增加空间等违建。通过结合具体案例,调研团队实地察看已完成强制拆除的违建点位,详细了解拆违全流程。年轻干部们通过现场提问、互动讨论,直观感受违建的现实危害与治理难点,不仅深化了对违建成因复杂性、处置艰巨性的认识,更在实战案例中提升了违建鉴别与现场处置能力,为后续交流奠定实践基础。
实战经验碰撞,共谋治理良策。实地调研结束后,市区双方召开座谈会深入交流。蔡甸区城市管理执法综合执法大队张超大队长简要介绍了全区违法建设治理的总体情况。随后,蔡甸区年轻干部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了在控查违工作中的经验做法、面临的困惑与挑战:如执法时无当事人在场、见证人不明确导致手续瑕疵;未提前联动公安,突发情况时警力到位延迟,影响进程并威胁安全;安全警戒疏漏导致无关人员误入等。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建议完善法定流程、规范执法手续、建立 “前置沟通调解” 机制,并联合公安提前部署警力强化保障。市城管执法委年轻干部结合调研所见,围绕低密度小区违建治理难点展开热议,提出 “疏堵结合” 思路:一是严格执法遏制新增违建;二是针对历史遗留问题,联合社区、物业提供合规方案(如协助符合条件的业主补办手续),减少强制拆除;三是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破解事后执法周期长、成本高的难题。双方就源头防控、流程优化、部门联动等议题深入探讨,思想碰撞中凝聚了治理共识。
凝聚协同合力,明确奋进方向。区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张超大队长对市城管委调研组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强调违建治理需市区协同、上下联动,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与市城管执法委的合作,提升区域管控水平。将以此次调研活动为契机,认真梳理、吸纳市城管委领导和年轻干部们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持续优化控查违工作机制。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引导他们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为营造更安全、更有序、更宜居的城市环境贡献更大力量。
张桂华副处长总结时指出,此次活动既是年轻干部的实践课堂,也是市区经验共享的平台。她强调,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部门协同,建立与公安、社区、物业的联动机制,同步加强宣传提升居民防违意识;二是锤炼年轻干部本领,鼓励深入一线积累实战经验,提高应急处置与沟通能力;三是激发创新活力,引导年轻干部立足岗位建言献策,共同探索控查违创新路径。
此次 “青力青为・路见真章” 活动,既为年轻干部搭建了从 “理论学习” 到 “实战锤炼” 的成长平台,也畅通了市区城管部门经验共享渠道。通过聚焦具体案例、共商治理良策,不仅为全市低密度小区违建综合治理提供了可借鉴思路,更将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提升,为推动我市控查违工作向纵深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宣恩:激活传统文化时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