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近日,武汉市江岸区城管局组织全区15个街道和百步亭社区召开“门前三包”责任落实业务培训会,创新推出“五色提示单”制度。该机制运用绿、蓝、粉、黄、红五种颜色的提示单,建立起一套分级分类的执法体系,探索柔性执法与严格监管相结合的城市治理新路径。一名参会街道执法人员表示:“五色提示单让执法流程更清晰、更有章法,商户也更容易理解和配合。”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冯夏雪 徐玮)近日,武汉市江岸区城管局组织全区15个街道和百步亭社区召开“门前三包”责任落实业务培训会,创新推出“五色提示单”制度。该机制运用绿、蓝、粉、黄、红五种颜色的提示单,建立起一套分级分类的执法体系,探索柔性执法与严格监管相结合的城市治理新路径。一名参会街道执法人员表示:“五色提示单让执法流程更清晰、更有章法,商户也更容易理解和配合。”
培训会上,区城管综合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详细讲解了“五色提示单”的使用流程和适用情形。根据新机制,执法人员首次发现商户出店经营、乱堆乱放等违规行为时,将同步发放绿色《致经营户的一封信》和蓝色的首次违规提示单,在提醒整改的同时,明确告知商户相关管理规定、发出共建倡议;第二次违规发放粉色提示单;第三次则下达黄色责令整改通知书;若屡劝不改、第四次违规,将启用红色处罚单,依法予以行政处罚。这种由柔到刚、逐级递进的管理方式,目的在于通过多次提醒和循序教育,提升商户履行“门前三包”责任的自觉性。
“递进式执法既体现包容审慎,又维护了执法的严肃性。”该负责人强调,“每张提示单都对应具体法律条款和整改要求,让商户明确违规后果,实现透明执法、有据整改。”
为确保柔性执法理念落到实处,培训会还特别明确了执法操作规范,要求全过程记录、留存告知单签字及影像资料,实现可追溯管理。同时倡导文明沟通,避免命令语气,主动听取商户诉求,在合规前提下协助解决实际困难。一位有十余年执法经验的老队员在会上分享:“一句礼貌称呼、一番耐心解释,更能换来商户的理解配合。”
据悉,此次推行的“门前三包”责任书,进一步细化了沿街商户和单位“包干净、包美化、包有序”三项要求,涵盖环境卫生、立面整洁、市容秩序等十余项标准。各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将于9月起全面实施新机制,通过“提示-跟踪-处置”闭环管理,推动“门前三包”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区城管局负责人表示,期望通过有温度的执法方式,赢得更多商户的理解与支持,共同维护城市环境,实现城市治理与民生改善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