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嵌入式”服务托起家门口的幸福 解码庐山西湖“好社区”创建内涵

发布时间:2025-09-10 15:37 来源:

核心摘要:晨光中,一群银发奶奶正用毛笔在青石板上挥毫书写“福”,孩童们骑着滑板车追逐嬉戏,外卖小哥驻足在共享工具角借取螺丝刀……这是江西省庐山市南康镇西湖社区清晨的日常图景。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李孟 通讯员 陈萍)  晨光中,一群银发奶奶正用毛笔在青石板上挥毫书写“福”,孩童们骑着滑板车追逐嬉戏,外卖小哥驻足在共享工具角借取螺丝刀……这是江西省庐山市南康镇西湖社区清晨的日常图景。

 

这个常住人口超万人的“新市民社区”,以“一核引领、双嵌联动、三共融合”的创新模式,将党组织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用“嵌入式”服务托起居民家门口的幸福生活,成为新时代“好社区”创建的生动实践样本。日前,中华建设全媒体记者前往该地探访。

 

党建引领 织密治理网络

 

社区场景

 

“以前总觉得社区就是开证明的窗口,现在这里成了我们的‘邻里会客厅’。”居民王阿姨指着党群驿站门口的紫藤花架笑道。西湖社区党委以“五级网格化”架构编织出立体治理网络:8个网格党支部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小区,14个楼栋党小组化身“红色细胞”,215名党员中心户在楼道间架起连心桥。当党组织触角深入到每个单元门牌时,“小事不出楼栋”的治理智慧便悄然生根。

 

在这里,党组织不仅是决策者,更是“资源魔术师”。从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到协调业委会与物业,从改造架空层到盘活闲置物业,社区党委以“绣花功夫”将2平方公里的辖区变成“幸福试验田”。如今,10个住宅小区与城中村的治理盲区被逐一破除,10265名居民的微笑成为治理成效的最佳注脚。

 

乒乓球场

 

双嵌联动 激活社区活力

 

“嵌入式”服务的核心,在于将空间与服务“嵌”入居民日常生活场景。在空间嵌入上,社区湖滨星都小区、中科小区的架空层“脏乱差”及安全隐患问题,曾是困扰居民多年的“心病”,西湖社区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盘活“悦空间”,高效嵌入书画室、自习室、棋牌室、儿童游乐空间等,实现公共服务的零距离供给,逐步将有条件的服务项目主体纳入社区党建联建之中,凝聚红色“合伙人”,壮大党建“朋友圈”。居民感慨:“架空层变整洁了,心也顺了!” 

 

在服务嵌入上,西湖社区将服务与居民日常生活脉络精准对接,有效激活社区活力,促进邻里守望。针对农村进城购房业主对传统地方戏曲的文化活动需求,社区积极争取文旅委、总工会等单位支持,每年在星湖公园广场组织近 10 场次西河戏汇演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每逢民俗节日,为回应群众对“年节味道”的思盼,社区组织发动“端午包粽子比赛”、“重阳节敬老”、“腊八节施粥”、“迎元旦文艺晚会”、“迎新年写春联”等一系列“我们的节日”活动,拉满社区居民幸福感。

 

文娱活动

 

在西湖社区,约上三五好友在活动室唱个歌,下下棋,到乒乓球室打乒乓球,跟球友们切磋切磋球技已经成为居民生活的常态。社区居民王爷爷夸赞道:“我们社区的服务越来越好了,设施也很齐全,不仅让我们有吃有喝,还有玩有学,生活真是幸福。”

 

嵌入式服务嵌入的是空间,是功能,更是为民服务的真心。“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在社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是‘关键小事’,更是‘民生大事’。”西湖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一步,西湖社区将持续坚持需求导向,盘活潜力资源,用好城市‘金角银边’,不断将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资源嵌入社区,切实把社区打造成为承载居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共享空间

 

三共融合 谱写治理新篇

 

在庐山市西湖社区,一场以“共治、共建、共享”为内核的社区治理变革正悄然发生。西湖社区通过三共融合,增强治理能效。

 

在多方共治增效能上,社区党委创新构建“1+3+X”联动机制,依托“围庐夜话”议事平台,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主体与联建单位、下沉党员等多元力量编织成治理网络,通过在职党员志愿服务、环境整治评比等载体,形成“问题联解、资源联用、成效联享”的生动实践。

 

在社社共建聚合力的探索中,社区化身文明实践“联欢会”。当庐山市朗诵协会的声波在“西湖读书会”流淌,当龙狮协会的鼓点在国庆晚会震响,当青年志愿者队伍的暖阳照进未成年人成长路,社会组织与社区共同谱写着文化惠民的华章。

 

文艺汇演

 

转角处的黄梅戏唱腔里,庐山市黄梅戏艺术团正在排练新编《社区新曲》。这支由退休教师组建的团队,正是社区“社社共建”的鲜活注脚。社区为他们办理注册备案、提供排练场地,更牵线作家协会、朗诵艺术协会等6个社会组织成立“文化联盟”。国庆晚会上,社区“舞动爱”舞蹈队与龙狮队同台献艺;书法协会成员开设公益书法课堂;朗诵协会推出“西湖读书会”;民间小调艺术团“老曲谱新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此碰撞。“我们像社区的毛细血管,把专业服务送到每个角落。”朗诵协会负责人黄老师感慨。

 

围庐夜话

 

在业主共享促和谐上,社区搭建起多元互动温暖平台,党群驿站、邻里之家、睦邻大堂等场所成为社区最聚人气的“公共客厅”。不足十平米的空间里,电钻、梯子整齐排列,借还登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邻里温情。“上周借给张叔修水管的扳手,今天又帮李姐找来修鞋机。”网格员小周展示智能借阅系统。社区精心打造的“公共客厅”里,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在棋盘上博弈,在亲子乐园嬉戏,曾经的“陌邻”正在共享中缔结新纽带。

 

夜色下的西湖社区

 

夕阳的余晖洒满社区广场,黄梅戏的婉转唱腔与孩童的欢笑声交织成歌,西湖社区的故事仍在续写。“我们不仅要让居民住得安心,更要让他们活得有尊严、有温度。”社区党委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未来,西湖社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让幸福之花常开不败,让“好社区”成为每个居民心中的精神坐标。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