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10月10日下午,武昌区大成路美食街上的网红老店——小秋水饺,迎来了烟火气的再度升级:天然气管道改造工程正式完工并点火运行。武昌区城管执法局联合黄鹤楼街道,携手天然气公司,通过“靶向服务”成功破解了人流密集区天然气施工的难题。不仅守护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更以“城管温度”为商户注入了稳稳的幸福感。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费帆 殷骏)10月10日下午,武昌区大成路美食街上的网红老店——小秋水饺,迎来了烟火气的再度升级:天然气管道改造工程正式完工并点火运行。武昌区城管执法局联合黄鹤楼街道,携手天然气公司,通过“靶向服务”成功破解了人流密集区天然气施工的难题。不仅守护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更以“城管温度”为商户注入了稳稳的幸福感。
美食街网红餐饮店商户“烟火气升级”
作为武昌区知名的美食街,大成路以其“老武汉味道”著称,汇集了众多早晚餐的网红餐饮店,成为市民和游客必去的“打卡店”。小秋水饺凭借“现包现煮、皮薄馅鲜”的独特优势,更是成为武昌大成路汉味美食的流量担当。
“随着顾客数量的增加,用气量也持续攀升,平均每天需要更换5瓶液化气。”小秋水饺老板李玲介绍道。自在大成路开店以来,小秋水饺已有47年历史。随着生意越来越好,用气量也在不断上升。然而,一直用的瓶装气不仅占用操作间空间、影响出餐效率,还存在漏气、阀门松动、软管拖动、罐体碰撞等安全隐患。
“前期‘瓶改管’宣传中,小秋水饺有改用天然气的想法,但还是有一些疑虑,担心施工周期长影响店面正常经营,还有天然气使用成本等问题。”武昌区城管执法局执法大队执法人员介绍,大成路作为武昌传统美食街,车流和人流密集,天然气施工的窗口期极为有限,而且施工场地狭窄,地下管线较多,施工难度较大,所以也理解商户的心情。
多部门协同量身定制改造方案,保障改造与经营两不误
为打消商户顾虑,武昌区城管部门联合街道、燃气企业、施工单位多次进行现场踏勘,量身定制“错峰施工”方案,并协调市政等多部门开通“挖掘占道绿色通道”,利用夜间歇业时段推进管道铺设,确保店铺白天能够正常营业的同时,将交通影响降到最低。
“我们正常营业时间是早上5点到晚上10点钟,涉及店内设施的施工安装,城管部门也都协调到了晚上打烊后。”小秋水饺老板李玲表示,非常感谢城管部门和街道多方协调,整个施工周期都没有影响店铺正常营业。“我们还带老板到已经完成‘瓶改管’的商户去参观,了解改造前后的成本对比,打消其对于成本的疑虑。”黄鹤楼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执法人员介绍。
“其实主要还是基于安全考虑,液化石油气需要频繁更换气瓶,经常扭动阀门、挪动管道。店里客人又多,一旦出现隐患,后果不堪设想。”通气当天,李玲算了一笔账,预计“瓶改管”后,用气成本能下降30%左右,更让她安心的是,厨房告别了“扛气罐”“换气忙”的日常,出餐节奏更加流畅。“安全和效率双提升,老店才能守住味道、留住口碑。”
“瓶改管”实现安全效率双提升,打造美食街“瓶改管”示范点
小秋水饺积极配合武昌区开展“瓶改管”工作,不仅提升了用气安全与效率,更成为大成路美食街“瓶改管”示范样本。将安全放在首位,靠安全为先的社会责任赢得顾客口碑。随着武昌区“瓶改管”工作不断深入和宣传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餐饮商户主动申请接入天然气。
“网红美食不仅是城市的‘流量密码’,更是市民的‘幸福滋味’。作为城管部门,我们既要坚守安全底线,更要主动‘搭把手’。”武昌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管部门将坚决守护安全底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使商户经营更具信心,让市井烟火气更显温情。
下一步,武昌区将遵循“应改尽改”的原则,聚焦大成路等承载着市民舌尖记忆与市井温情的传统美食街区,全力推进“瓶改管”工作落地见效,持续深化重点街区燃气安全体系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