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十月的风翻开自然的诗册,行道树便以枝叶为笔,在街巷间写下第一行秋的注脚。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李志涛)十月的风翻开自然的诗册,行道树便以枝叶为笔,在街巷间写下第一行秋的注脚。那些被时光浸染的叶片——桂花洒落一地碎金,栾树撑起漫天霞色,每棵树都成了立体的抒情诗,等待途经的目光来吟诵。每一片落叶都在诉说:这座城的秋,是园林工匠写给自然的情书。
桂香成韵·金粟摇秋
行走在北京路、上海路、发展大道等城市主干道,沿线桂树正将秋意酿成甜香。金桂是“揉破黄金万点轻”的稠密,银桂作“鹫峰子落惊前夜”的清寂。瓣儿簌簌坠地时,晨练老人的竹杖敲碎满地碎银,孩童踮脚摘花时衣袖扫落花雨,镜头里的光斑与花瓣一同悬浮,连空气都黏着“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宋词意境。
栾树点灯·满路鎏金
十堰大道的栾树似乎在续写七言唐诗——树梢的嫩黄花序是“江碧鸟逾白”的起句,紫红果荚如“山青花欲燃”的承转。风过时“沙沙”作响,恰似王维笔下“雨中山果落”的音效。从高速公路入口到十堰东站,栾树排成连绵的彩练,驾车驶过,车窗会被这流动的紫红与金黄染成印象派油画。整条街道变成一轴流动的《秋声赋》,园林工人修剪的枝桠,原是为这天然诗行留白。
芦苇丛中·水岸秋歌
河岸边的芦苇是《蒹葭》的现代注脚。当素白花穗在秋阳里泛起银涟,每阵风过都似翻动千年前的诗页。惊起的水鸟掠过垂钓者的身影,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境,洒成这个秋天最轻盈的亮点。
拾叶为符・与秋和鸣
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在十堰,每片叶子都是秋的信使。当你轻嗅一缕清甜的桂香,聆听十堰大道栾树果荚在脚下摇响的碎金声,或是目送百二河芦苇絮被秋风吹远成一片朦胧的诗句——你所邂逅的,便不只是秋意,更是园林人用时光写就的城市诗篇。
岁月忽向晚,这个秋天,不妨沿着这被植物点染的经纬走走,让十堰的秋,从枝头、从路畔、从水岸,落进你的眼底与心头,来赴一场与秋天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