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亮相2025国际(武汉)智博会!湖北建院多项成果出圈。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张建 周俊恒 熊燕 范朋颖 喻康 李夏)2025国际(武汉)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盛大举行,本届展会以“发展产业互联网,共建‘好房子’”为主题,吸引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近200家单位参展,集中展示1300余项前沿创新成果。

智能建造创新成果成“人气焦点”
作为展会唯一入选的职业院校,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同台展出,凭借“静态展示+动态演示+实物互动”三维度展区设计,全方位呈现智能建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打卡点”。

静态展区通过灯箱图文,清晰展现学校行业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及实践成果,让观众快速了解湖北建院在智能建造领域的深耕历程。动态演示区循环播放校企联合开发的成果——造楼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与智能建造专业大模型,吸引众多高校教师与企业代表驻足探讨。
实物展区更是人气爆棚,机器狗+机器人巡检系统、裸眼3D技术、元宇宙系统(无人机+测量机器人)、地下管廊智能监测系统四大实操型展品,均由学生现场操作演示。其中,郝自勉博士团队研发的“地下管廊智能监测系统”最受瞩目,该成果不仅斩获今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更已落地实际工程,成为“博士团队引领技能创新、学生成果反哺产业”的典范。
“高校侧重理论突破,我们则专注于‘让技术会说话’。”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文学表示,学校培养的“懂技术、能实操、善创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填补了产业升级中“技术研发-工程应用”人才断层,与研究型高校构成人才生态黄金搭档。
党委书记、校长董文斌表示,坚守职教办学特色,深化产教融合内涵,以智能建造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推动专业迭代升级,持续完善“数智化+建筑”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校已牵头成立全国绿色智能品质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与中建三局共建新质生产力实训中心,创新“四境课堂”教学模式,为智能建造产业培养更多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沉浸式体验与志愿服务“双线出彩”
展会期间,湖北建院3000余名学生与数十名志愿者深度参与,成为展会中一道充满活力的青春风景线。
“从自主砌墙的机器人精准码放砖块,到3D打印设备‘打印’复杂建筑构件,再到VR技术让设计图纸‘活’起来——简直像走进‘科幻大片’!看到学校的新质生产力实训基地和师生研发项目,我对专业未来充满期待,也为自己的选择倍感自豪。”2025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朱懿涵参观后难掩兴奋。

展馆内,智能化施工装备精准作业、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数字化管理平台实时交互,让“砖瓦水泥”的传统工地印象被“智慧工地”“数字工地”的未来场景取代。为期两天的集体参观学习,以“入学即见行业前沿”的沉浸式体验,帮助学生勾勒职业未来图景。
学校教学团队则重点考察智能施工机器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等前沿技术应用,并与多家企业技术负责人现场研讨“智能装备操作课程开发”“BIM技术教学案例更新”等核心教学改革议题,为课堂教学注入产业鲜活元素。
展会现场,数十名学生组成的“志愿者突击队”同样成为焦点。他们在签到引导、咨询服务、秩序维护等岗位上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更能结合专业知识为观众开展技术科普,被主办方称赞“服务周到、专业硬核”。
“这次志愿服务不仅是实践锻炼,更是近距离接触智能建造产业的机会。”一位志愿者表示,在服务中直观了解到建筑信息化、绿色建造等行业前沿动态,进一步加深了对专业领域的认知。
从创新成果展示到学子深度参与,湖北建院在2025武汉智博会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育人答卷”。学校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既为智能建造产业注入“湖北动能”,也为学子搭建起“对接前沿、实践成长”的平台,持续为行业培养“懂城市,有技术、有艺术、有情怀”的实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助力湖北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