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湖北松滋河特大桥建设按下“加速键”,当枝松高速通车倒计时再近一步。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柳月 刘孜孜)湖北松滋河特大桥建设按下“加速键”,当枝松高速通车倒计时再近一步。
近日,作为当枝松高速(当阳-枝江-松滋高速公路)关键控制性工程的松滋河特大桥,建设进程全面提速,各项施工环节紧锣密鼓推进,为这条湖北省重大交通项目的如期贯通注入强劲动力。
松滋河特大桥全长 995 米,横跨松滋河河道,其主跨长度达 555 米,采用了技术先进的双塔小边箱组合混合梁斜拉桥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在保障大跨度跨越稳定性的同时,兼顾了工程建设的经济性与耐久性。大桥的塔柱采用独特的 “A” 字形结构,搭配矩形倒圆角截面,整体形态简洁大气且富有张力。值得一提的是,该设计融入了荆楚文化元素,上横梁装饰板与塔柱相交,构成 “楚服衣领” 的造型,既具有较高的视觉辨识度,又代表了荆楚文化人文主义的浪漫情怀和蓬勃发展的美好愿景。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建设团队面临着诸多挑战并积极应对。大桥跨径大,对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要求极高,斜拉索施工精度要求也十分严苛,每根斜拉索的安装角度、张拉力度都需精确控制,以确保桥梁受力均匀。针对这些难题,项目团队积极创新施工工艺。例如,选用高强度平行钢丝束,单根斜拉索由 337 根直径 7 毫米的高强度镀锌钢丝组成,抗拉强度达 1860 兆帕,最长单根索长 246.061 米,重约 26.55 吨,全桥斜拉索总重量超 1247.034 吨。同时,针对斜拉索挂设入锚过程中遇到的斜拉索螺帽安装位置受限以及螺帽重量大的问题,项目团队自主设计了提升装置,提高了施工效率。在钢梁吊装方面,由于钢主梁自重较大,存在钢梁匹配难度大、线型控制要求高等难点,项目团队结合前期吊装架设数据进行反复分析论证,并进行模拟吊装,通过角度控制以及动态预抬的吊装方案,提升了施工精度,保障了桥梁的质量水平。
目前,松滋河特大桥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大桥南塔区钢梁架设及斜拉索安装进度早已实现双过半,为下半年大桥合龙奠定了坚实基础。北塔区钢梁安装也在稳步推进。
当枝松高速公路是湖北省 “十四五” 规划重点项目,全长约 75 公里。松滋河特大桥作为其关键桥梁工程,建成后将串联当阳、枝江、松滋三个经济强县,连通 G42 沪蓉、G50 沪渝、S88 岳宜三条高速。这对于拓展 “宜荆荆” 都市圈空间,完善三峡枢纽多式联运体系,服务支点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助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枝江市百里洲镇而言,该大桥将成为千年孤岛百里洲唯一的高速公路交通通道,极大地改善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