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悟五祖寺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19-04-23 11:29
 
 
 
  这是我第四次游黄梅五祖寺了。前几次都是匆匆来去的跑马观花似的游玩,而此次是为“禅思 ”感悟而游了。
 
  一
 
  十一月二日傍晚,我们从黄石赶到五祖寺,在寺门外搭起帐蓬露宿五祖寺。深秋的夜晚在山上露宿,帐篷里还是有些寒意,但僧人的问寒问暖使我们倍感亲切而寒意顿无。我们带着一天的疲劳、在寺里的夜半钟声中熟睡过去。三日早晨六点多我们便起来了,因当日正好是农历十月初一,我们简单洗刷后买些香纸进寺烧香拜佛。上完香后我们带着相机开始了在寺里的游玩观光。
 
DSCF2211_meitu_1  
       五祖寺建在黄梅城北十几公里的东山之腰,东山不高,只有海拔八百多米。从东山脚下的五祖镇沿路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须仰视才见的琉璃飞瓦的牌坊,中间飞舞着“天下禅关”四个蓝底镏金大字,左右各有一块“守本”“真心”蓝底隶书的牌匾。接着是三公里多的水泥路,路依山而修、蜿蜒而上,路边林木葱翠、风光旖旎,开车不过十来分钟便到五祖寺。五祖寺建于山腰,寺门耸立在二十多级台阶的上面,显得格外雄伟,蓝底黄边的镏金大字“五祖寺”在门楼顶闪闪发光。我们从寺门而入,只见里面亭阁楼台、殿宇僧舍皆为绿树翠竹所遮掩,彼此有重门相通,小路相连,是典型的廊院式布局,极富园林情趣,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山门内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麻城殿、真身殿。真身殿后是通天门,门外有石径直通东山主峰白莲峰。麻城殿左右建有圣母殿、观音殿。真身殿是弘忍圆寂后停放其真身的地方,故称真身殿,真身殿是全寺的核心建筑。这些殿宇黄墙红门,金饰粉装,新艳而不失庄严;画栋雕梁,飞檐翘角,雄伟而别具特色。游于其间,听木鱼声声、闻经文吟诵,香客虔诚、香雾缭绕,使人心静而神宁!
 
通天路
  游完宇殿,从圣母殿西白莲溪过天门登天路便到祖师殿,祖师殿处有一塔一殿,殿外墙漆有些剥落,可见历史悠久。从祖师殿沿栈道往上可到东山之顶莲花峰。东山风景优美,古迹众多。从寺庙至山顶白莲峰,长达数百米,人徜徉其间不仅能感受到“鸟鸣云间树,泉流涧底滩”的清幽意境,而且能欣赏到释迦多宝如来佛塔、十方佛塔、飞虹桥、大满禅师塔、讲经台、授法洞、舍身崖、棋盘石、莲花洞、白莲池等著名景名。其中,释迦多宝如来佛塔、讲经台和白莲池都与弘忍有关,分别传为他死后的埋骨处、生前的讲授佛法处和手植白莲处。 这些古迹,更是远近闻名。站在莲花峰俯视东山,景色秀丽而幽静,五祖寺象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 而安祥地躺在山腰间,俯瞰着人间,护佑着人们。
 
5]QJL9TYK{MM32%BI]8I_BV
  
 
  欣赏着东山的翠绿和泉水流响,置身于五祖寺的庄严肃穆,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流传的往事,我神清心静地感悟着这些往事值得借鉴的道理。
 
  五祖寺门有一副对子,上联是“上接达摩一脉”,下联是“下传能秀两家”;对联边各有一首诗,左边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右边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两首诗分别是五祖弘忍弟子能(慧能)和秀(神秀)所作。相传五祖弘忍的得意弟子是神秀,神秀在五祖的身边多年,深得五祖器重,五祖曾说“东山之法,尽在秀也”。慧能因闻人诵《金刚经》有悟来五祖寺拜谒五祖,五祖让他随众劳动,在碓房椿米。慧能来五祖寺只有八个月时,有一天弘忍想考验弟子对禅法的理解,准备传以衣钵。上座的神秀当众作一首偈云“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看后对大家说,若能如此修行定成正果,大家认为衣钵肯定传于能秀。慧能听人诵读,认为还没有吃透禅法,便改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请人写在墙上。弘忍见后于夜间召见慧能,试以禅法造诣,传以衣钵,当夜送至九江口,嘱其南下隐居,待时行化。慧能即为佛门六租,能秀后来到了北方行佛,成为禅法北派创始人。遂有门联中“传于能秀两家”之说。我不禁被五祖不以亲疏、任人唯贤的宽阔胸襟所折服,也是因为五祖的深明大义才使佛学事业得以发扬光大。但愿我们现在的“领导”们能学学五祖选拔人才能任人唯贤而不任人唯亲,只有这样伟大的“中国梦”就可以早日得以实现。
 

 
  真身殿旁边是方丈室,那里留存着一块六祖慧能“坠腰石”,相传六祖慧能椿米时为了增加椿力而系在腰间。知道慧能做事如此卖力后,五祖在心里对其能扎实刻苦、勤奋向上的品德非常赞许。这也是五祖将衣钵传与他的重要理由,此石留在方丈室实是为了勉励后人。今天要求进步的年轻人在六祖的身上应该看到想进步还是要刻苦地靠练就真本领,靠诚实做人扎实做事、以突出的成绩博取领导和百姓的信任和好评,才能茁壮成长。
(Y`%[7~ZNFYNGY0HQRJXWRQ
 
  在圣母殿旁的莲花池旁有“流响”二字。相传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流落到此,住在山里的草棚中,常到五祖寺中相访。有一日来到泉边见方丈坐在那里沉思,苏轼走到跟前也未发觉,他也不打扰,听着流水声响不绝于耳便随口吟了一句“流响”,方丈听后大喊“对了”,原来苏轼道出了他的心声。于是叫人拿来笔墨请苏轼写好,并叫人刻于石壁之上。 刚听到“流响”的故事时我不解,一句“流响”何以道出方丈的心声。驻足流水旁,仿佛苏轼与方丈犹在眼前。我沉思许久,听流水潺潺忽而灵机一动,“流响”不是人们千百年来苦苦追求的在时光“流”经多年后还能让功德流传名“响”千古的境界吗?可自古以来英名远播、名垂千古的又有几人?那些为求升迁不求实际、搞政绩工程的急功近利者更要懂得“流响”的深刻含义,应该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进步,造福百姓事情,让美名“流响”,而要警惕坏名声“流响”于后世。
 
  五祖寺还有很多让人收益匪浅的传说,可以说走在五祖寺里是一路风景、一眼风光、一身清净、一脑子的收获!
 
  离开五祖寺已近中午,我们在山脚下的五祖镇停脚回望东山、回首五祖寺,默默地念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呀。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