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管理

重庆:唱响绿色生态发展“环保和声”

发布时间:2023-06-06 16:03 来源:重庆日报

核心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2023年六五环境日期间,重庆市生态环境部门联合相关部门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宣传工作,为重庆绿色生态发展唱响“环保合声”,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保护生物多样性

推出“八个一”科普活动
 
“崖柏生长速度极慢,一年才长0.01毫米,是世界‘活化石’物种之一,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中华秋沙鸭有‘鸟中大熊猫’之称,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在江津、万州等地均有观察记录。”
 
5月22日,在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科普活动拉开序幕,上百名青少年走进场馆,零距离了解重庆的地质演化、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在活动现场,还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视频连线大足和巫溪,与正在当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究活动的学生们互动,为他们带去有料、有趣的科普大餐。
 
据悉,活动聚焦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普及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知识,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赢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下一步,聚焦一句话征集、建立一支科普专家团队、培养一批生态环境小专家、发布一张地图、出版一套读物、举办一场比赛、开展一系列研学、打造一套专业化多元化科普学习体系“八个一”活动,重庆市还将开展多区县联动,推出多个科普大餐,全力引导公众加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来。
 
全力弘扬生态文化

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除国际生物多样性主题科普活动外,今年5月以来,重庆市结合六五环境日,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宣传工作,反响热烈。
 
以“环保——奋斗者”为主题,使用海报展现奋战在一线的环保铁军风采;以“奋斗、青春、生态”为主题,展示全市青年环保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联合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打造“抖音全民挑战赛”“成渝达人互动喊话”“环保上头条”等一批形式新颖的创意活动;以渝小环数字化IP与市民零距离互动;与各区县联动,开展“巴山渝水踏歌行”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宣传活动;与重庆图书馆“重图讲座”联合举办“重庆生态讲坛”,邀请专家向广大市民讲述奇妙植物园的生态故事……
 
“紧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我们着力做到宣传工作生动接地气、缤纷有活力,全力弘扬生态文化、培育生态道德,促进全社会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六五环境日期间,生态环境部门将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态势,在全市推动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主题宣传覆盖广

同呼应
 
5月—6月,重庆市围绕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动。
 
6月2日,六五环境日市级主场活动在重庆大剧院举行,并开展市民开放日活动,举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览、“乐咏巴山·音韵两江”生态环保主题音乐会等,进一步彰显重庆生态特色。
 
下一步,重庆市将紧紧围绕长江大保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无废城市”建设、“双碳”目标、污染防治攻坚战、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等内容,深入挖掘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典型案例和典型人物,继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并且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上下呼应、同频共振,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生态文明、践行绿色生活的生动局面。
 
同时,全面推动全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做好面向企业、学校、机关、社区、农村的生态环保宣传,组织好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持续打造体验式、互动式环境教育平台和志愿服务平台,发展壮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力量。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