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管理

提升城市本质安全,2035年南京80%以上城区达到海绵城市要求

发布时间:2023-09-06 10:12 来源:现代快报

核心摘要:城市规划关乎着居民群众的“幸福密码”。9月5日,南京市举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的主题是“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南京是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提升本质安全和城市韧性水平的?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雪渔进行了介绍。

城市规划关乎着居民群众的“幸福密码”。9月5日,南京市举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的主题是“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南京是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提升本质安全和城市韧性水平的?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雪渔进行了介绍。
 
南京是一座有着近950万常住人口、城市建成区面积接近900平方公里的特大城市,产业、人口、要素更加集聚,城市安全运行情况更加复杂。作为防范治理安全风险的源头环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的管理职责与城市本质安全和城市韧性水平也是息息相关的。
 
冯雪渔介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从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的角度来考虑,科学、合理确定城市的空间格局和用地布局,从源头上保障了城市的安全发展和安全运行。在城市空间的总体布局上,提出坚持安全、生态为先,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规划形成“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交融”的理想空间格局。都市部分采用了轴向组团的布局,城镇组团之间为大量的绿地,他说:“这种嵌入城镇的绿地不仅给市民提供休闲场所、景观等城市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城市发生重大灾害时,可以为市民提供方便疏散的场所,且城市的高压线、长输油气管线可以布局在绿地内。”
 
南京是全国第一批编制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的城市。在各项基础设施落地方面,针对地震、火灾、洪涝、疫病、生命线系统事故及公共场所事故等主要灾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开展了以空间安排为主的各类专项规划,为提升城市应急救灾水平提供了空间保障。到2035年,南京将规划建设33个中心和主要固定的避难场所,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力争达到2平方米。
 
此外,供电、燃气、给水、排水等是城市的“生命线”,消防、人防、防洪、抗震等对于提高城市应对突发事故事件的能力也不可或缺,为此我们配合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许多专项规划和专业规划,并且在空间规划中都进行了统筹平衡和落位。比如,在消防方面,我们围绕建成“5分钟灭火救援圈”的目标,在全市规划布局了282个消防站。
 
冯雪渔指出,海绵城市也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海绵城市方面,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推进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雨水调蓄池等海绵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源头径流量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小于75%。到2035年,南京8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
 
下一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始终把安全韧性的理念贯穿到规划制定、规划实施和规划管理的全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类安全风险和安全保障因素,努力为提升南京的城市本质安全和城市韧性水平提供规划引领和资源保障。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