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管理

生态为本,立法先行,打造海绵城市建设“广州模式”

发布时间:2023-12-06 14:57 来源:金羊网

核心摘要:自2021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建设以来,广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部署和要求,探索生态为本,立法先行,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广州模式”。

自2021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建设以来,广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部署和要求,探索生态为本,立法先行,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广州模式”。
 
立法探索
 
《广州市河涌水系规划》明确划定了754.7平方公里的水系控制范围,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有效保护蓝色调蓄空间。目前正在结合本轮国土空间“三区三线”的划定,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全市划定105个一级排涝片区,划分3003个规划管控单元,复核蓄排能力,清算片区“水账”,明确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性指标。广州已构建完善的市、区两级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为核心的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基本实现多维度、多层次、多专业的全方位融合衔接。
 
目前,国家、省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尚未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广州市已制定《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16件,明确提出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到项目立项、土地出让、“两证一书”、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等建设项目管理过程。在市人大的指导下,“海绵立法”拟列为广州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预备审议项目。项目已由市水务局委托技术支撑单位和立法团队开展前期工作,会同市司法局开展市内相关行业、部门调研,前往青海西宁、甘肃天水、陕西西安、福建南平、江苏宿迁、广东深圳等开展海绵城市考察调研,并形成《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各部门、各区政府意见。
 
海绵设施知多少?

典型案例来“释法”
 
征求意见稿拟要求建设工程项目按照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和绿地、水务工程、河湖湿地等天然海绵体等具体分类要求同步配套建设海绵设施,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01白云新城片区道路配套绿化项目
 
本项目主要存在问题为绿地竖向高于周边硬质道路及硬质铺装,雨水无法汇入绿地中;现场不透水硬化面积大,雨水无法进入绿化带,无法起到蓄渗补给地下水的作用。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项目因地制宜设置植草沟、透水铺装、旱溪、蓄水池等海绵设施,起到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回用效果,并充分发挥公园绿地对雨水径流消减及过滤净化的作用,减少周边市政管网及下游河道排水压力。
 
02南岗河幸福河湖综合提升工程
 
从金坑河(金坑水库上游)向木强水库引水的隧洞及渠道淤积严重。同时水声涌汇入口以下段含沙量较大,水质较为浑浊,由水声涌及南岗河汇入的黄泥水影响了南岗河的水质。
 
本项目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广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创新雨水滞留、水资源利用系统,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重要保障。
 
03沥滘净水厂三期工程海绵城市建设
 
沥滘净水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厂区内部大部分雨水、生活污水由东南往西北排,污水最终排向进厂污水管网,雨水向西排入西江涌。
 
本工程主要采用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对排水系统、绿地花园系统等部分进行海绵化建设。雨水通过下渗减排、滞留转输等海绵化措施,平均污染削减率为78.1%。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