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今年以来,开阳县以改变城区宜居环境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城区硬件设施短板,提升宜居环境质量,为居民的幸福加码。
立秋过后的清晨,阳光洒进开阳县的佳居苑小区,崭新的外墙在朝阳下泛着温暖的米黄色。居民李大爷拎着菜篮子走进楼道,新装的感应灯应声而亮,曾经昏暗的楼梯间如今明亮整洁。“以前墙面掉皮、电线乱拉,现在小区墙面粉刷了,电线摆放有序,小区干净整洁,现在我们住在小区舒心多了!”李大爷笑呵呵地说。
今年以来,开阳县以改变城区宜居环境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城区硬件设施短板,提升宜居环境质量,为居民的幸福加码。
聚焦居民需求 建立改造清单
老旧小区改什么、怎么改?开阳县的答案很明确:居民说了算。
开阳县始终将居民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改造前,邀请居民代表召开工作推进会,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在紫江花园小区改造前,县城市更新中心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居民代表开“坝坝会”,收集到200多条建议。“屋顶漏水十几年了,能不能先修?”“楼道灯不亮,晚上上下楼不安全?”“电线像蜘蛛网,看着都害怕。”……居民们的诉求被一一记录,最终形成了涵盖屋面防水、外墙修复、线路规整、主题文化宣传建设等12项内容的改造清单。
“有的居民担心施工影响生活,我们就分时段作业;有的提出增加休闲设施,我们就在方案里补充了健身器材和绿化带。”开阳县城市更新中心分管负责人郭诗扬介绍,通过“菜单式”改造,真正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提高改造质量 做实“民生工程”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是开阳县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也是提升城市品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老旧小区改造,质量是关键。在阳光花园小区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科负责人王仕元每天都要来回巡查好几遍。
“防水层必须做到30厘米以上,不然容易渗水”“楼道栏杆刷漆前要打磨干净,否则容易脱落”……王仕元对施工细节近乎苛刻。一次,他发现某栋楼的外墙涂料颜色与样板不符,立即要求返工。“颜色差一点,居民看着就不舒服,我们不能糊弄。”
严格把关改造质量,四个小区的改造工程均高质量完成:规整后的强电线路全部入槽,单元门换成了智能电子门,楼道灯实现声光双控……居民们纷纷点赞:“这次改造是真用心!”
与此同时,注重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小区外围街区整治相结合,加强对生活区毗邻街区垃圾乱倒、乱堆乱放、非法小广告、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流动商贩等问题的治理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店外“门前三包”责任制。
如今,改造后的老旧小区从内到外整洁有序,实现了“整治一片、提升一片”的目标,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居民实现人居环境从“脏”变“美”、小区管理从“乱”变“治”、小区民心从“散”到“聚”的“三变”效果,居民从“心里堵”到“笑开颜”。
巩固改造成效 彰显城市活力
改造完成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新家园”长久保持?开阳县探索出“共建共治”的新路子。
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居住品质。停车场建设缓解了停车难题,安防便民设施完善让居民生活更安心,环境景观整治让小区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成为休闲好去处。提升类改造则聚焦小区整体功能,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拓展功能,打造更宜居的生活空间,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在金都城市广场小区,原本乱停乱放的自行车棚变成了整洁的“共享花园”,居民们自发认领绿植;佳居苑二期成立了“楼栋管家”志愿队,轮流维护楼道卫生;紫江花园通过居民议事会制定了《小区文明公约》,乱扔垃圾、高空抛物等现象大幅减少。
“我们还定期开展‘回头看’,设立质量投诉热线,确保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开阳县住建局工作人员冯光伟表示,下一步将引入智慧化管理,加装安防监控和充电桩,让改造成果持续惠民。
如今,走进开阳县的老旧小区,新粉刷的墙面上绘着山水画,孩子们在平整的路面上玩耍,老人们坐在新装的长椅上唠家常……一个个“高龄”小区重新焕发青春,成为居民们可感可及的“幸福新家园”。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开阳县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更新、社区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幸福生活在开阳县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开阳县相关负责人说道。
王祥梦 王仕元
编辑 罗昌
二审 何欣
三审 胡丽华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