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为进一步提升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新乡市城管局创新执法方式,坚持以“空中巡航+地面巡查+平台监控”的立体巡查监管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案件办理,不断强化工地扬尘治理全流程监管成效,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刘保彬 通讯员 李亚超 粱太成 王俊超)为进一步提升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新乡市城管局创新执法方式,坚持以“空中巡航+地面巡查+平台监控”的立体巡查监管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案件办理,不断强化工地扬尘治理全流程监管成效,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传统巡查存短板 “空中城管”破难题
工地扬尘违法违规治理一直是城市治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私运乱倒,私自处置等,有些建筑工地野蛮施工、黄土裸露、扬尘问题突出等现象时有发生,因其隐蔽性强、分布广,传统巡查手段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即便是定人定岗定责分片包干,靠传统的人力巡查排查工作难度大,有的项目存在侥幸心理检查时一个样,检查后另一个样,对于执法者来说费时费力不说,工地扬尘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还很难及时固定证据。
为解决这一难题,新乡城管创新工作方法和执法形式,充分发挥无人机灵活机动、监测范围广、速度快和时效性强等优势,开展低空精细化巡查作业,凭借前沿科技赋能,极大提升了扬尘治理违法违规巡查工作效率,实现了对工地扬尘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精准定位与高效打击目标。
“空中城管”精准定位 实现早发现早处理
新乡城管利用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通过空中巡航开展巡查,一旦发现工地有可疑情况,无人机进行低空近距离摄影摄像,实现远程取证,获取高清影像资料固定第一手证据。还可以依托北斗定位技术精准定位并推送线索,执法人员能够快速锁定目标位置,从而实现“早发现、早处理”,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的滋生和蔓延。
据执法人员介绍,运用无人机助力执法巡查的优势,在于机动性好、覆盖范围广、速度快和时效性强等优势,其不受空间与地形限制,不仅提高了巡查效率,还可以全方位和多角度查看问题多发区域全景,破解了视线障碍,减少了监管盲区。比如,在中心城区存量垃圾的排查工作中,执法人员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22处建筑垃圾存量点位的航拍巡查和数据采集,汇总建立了《建筑垃圾堆放点巡查台帐》,掌握了中心城区建筑垃圾的存量和分布情况。
在夜间执法巡查中,即便工地大门紧锁,无法进入,也可以通过无人机巡航清晰拍摄到工地内部私拉乱运、违规作业等情况,迅速完成取证、锁证,做到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查处,精准执法。目前,新乡城管“天上拍、地上巡、平台管”的立体全流程巡查监管体系执法体系已成常态,为新乡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空中城管”出动 违法违规无处遁行
今年以来,新乡城管以抑制工地扬尘提升空气质量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结合建筑垃圾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工作,采取“空中巡航+地面巡查+平台监控”的立体巡查监管执法模式,不断加大建筑垃圾处理、渣土车规范清运等扬尘治理管控巡查频次,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快处置。让城市工地扬尘治理违法违规无处遁形。
按照《建筑工地扬尘执法工作攻坚阶段实行专项绩效考核的通知》要求,新乡市城管局持续落实工地扬尘三级分包责任制,通过无人机飞检、现场值守、巡查执法和督导检查相结合,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整改问题、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共办结扬尘案件600余起。
自7月15日开始,新乡城管还启动了为期100天的建筑垃圾专项整治百日行动,重点聚焦非法倾倒、存量治理、规划编制、消纳场建设四大关键任务,严格落实24小时巡查任务,坚持日间巡查与夜间集中行动相结合,截至到8月18日,巡查在建工地110余处,查处违规行为20余起,不断强化了工地扬尘专项整治成效。
科技赋能促发展 城市管理更高效智慧
目前,新乡市无人机巡查范围已实现全域覆盖。日常工作中,执法人员携带无人机不定时的起飞巡航,提升了巡查工作的灵活性与及时性。新乡市城管局城市管理保障中心党委委员崔行雷告诉记者,“空中城管”-无人机的投入使用,不仅大大提升了工地巡查执法效率,还大幅降低了人工巡查执法的难度和风险。无人机可以轻松飞越各种障碍物,不受地形限制,在短时间内对大面积区域进行细致排查,有效提升了巡查执法效率和频次,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
同时,还能借助先进的图像识别和数据分析技术,无人机收集到的影像资料能被快速处理和分析,精准辨别地理位置,减少人为判断失误。这一科技手段让工地扬尘执法工作更加透明、公正,证据获取也更加充分,大大提升了执法公信力和工作效率。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