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管理

河南郑州:致敬平凡——“城市美容师”的一天(三)

发布时间:2025-10-23 15:26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在河南省第二十八届“环卫工人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在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系统内选取了一些普通的环卫工作者,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真实的工作与生活,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与细节。没有刻意雕琢,只有朴实记录,谨以此,致敬每一位在平凡中铸就非凡的环卫工作者。

记者 刘保彬)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扫过二七塔尖,他们早已悄然上路;当夜幕中的“大玉米”散发出夺目光彩,他们仍有人坚守在岗位。他们是郑州这座千万人口大城里最熟悉的陌生人,是街头巷尾最沉默的守护者。

 

我们习惯于享受整洁的街道、便捷的公厕、及时的垃圾清运服务,却很少追问,这份日复一日的井然有序从何而来。答案,就藏在“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们平凡而忙碌的一天里。

 

在河南省第二十八届“环卫工人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在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系统内选取了一些普通的环卫工作者,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真实的工作与生活,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与细节。没有刻意雕琢,只有朴实记录,谨以此,致敬每一位在平凡中铸就非凡的环卫工作者。

 

热心肠“老师”手把手教学

 

清晨六点半,高新区双桥街道葛寨文苑小区的垃圾分类箱房前已经亮起灯。高新环保公司市场部垃圾分类督导员王惠玲身着工装,戴着橡胶手套,正弯腰捡起散落在地上的牛奶盒。

 

王惠玲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垃圾分类箱房的保洁。她手持扫帚将散落垃圾清理干净,拿着抹布认真擦拭每个角落,提着水桶冲刷地面污渍,再逐一检查每个垃圾桶,确保每件垃圾准确归类。发现厨余垃圾桶里的塑料袋,她就用夹子夹出;翻开其他垃圾桶,她熟练挑出误投的塑料瓶和纸壳。通过一个多小时严谨的作业程序,箱房干干净净,异味明显减少。

 

“塑料瓶要单独放,纸板叠整齐,厨余垃圾破袋投。”王惠玲一边整理分类桶,一边提醒着居民。“王阿姨,粽叶是什么垃圾?”一位年轻人提着垃圾袋犹豫。“粽叶不易腐烂,属于其他垃圾。”她接过袋子,现场分拣,“剩饭是厨余,包装盒可回收。记住了吗?”类似这样的对话每天要重复几十上百遍。

 

在推广垃圾分类过程中,王惠玲不只是发放宣传册,更会根据不同年龄人群特点想出不同的“土办法”。“能卖钱的蓝桶桶,易腐烂的绿桶桶,有毒有害红桶桶,没人要的黄桶桶。”这是她根据平时工作经验,结合年轻人偏好编出的一则顺口溜,在小区广为流传。面对老年人,她说最简单、最实在的话:“分类搞好了,回收变多了,废物变少了,环境更好了,住着可美了。”她用真诚和行动,一点点带动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分类准确率逐步提高。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把该做的事做好。”被问起坚持做垃圾分类宣传这件“小事”的原因,王惠玲整理着被风吹歪的宣传牌,“看到小区越来越干净,大家都自觉分类,我就觉得值了。”

 

分类“引路人”点亮绿色社区

 

一大早,在经开区潮河办事处蝶湖社区幸福滨水家园的垃圾分类投放点,每当有居民前来投放垃圾,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张梦阳都会笑着迎上去,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技巧,让环保理念在居民心中生根发芽。

 

不少居民对垃圾分类十分“头疼”,常常混淆类别。张梦阳并不简单说教,而是琢磨出了“趣味教学法”。她在投放点旁摆起了垃圾分类小游戏,用不同颜色卡片模拟各类垃圾,邀请居民“亲手投放”,答对的还能获得小奖励。早晚投放垃圾的高峰时段,她会提前守在点位,一边帮居民分拣垃圾,一边念叨着自编的分类顺口溜;久而久之,居民们不仅记住了,还主动跟着她一起“念口诀”。

 

“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一个孩子能带动一个家庭。”张梦阳经常带着各种垃圾分类小游戏走进周边学校,为孩子们讲授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课”。她通过PPT和视频为孩子们解释垃圾的“旅程”,让他们了解到“废纸张能变新书本”“废塑料能变新衣服”;她还组织“垃圾分类小卫士”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会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如今,社区里不少孩子成了“家庭监督员”,主动提醒家长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面对不理解垃圾分类的居民,张梦阳总是充满耐心。曾有老人觉得“分类太麻烦”,每次都将垃圾混装投放。张梦阳没有抱怨,而是主动上前帮老人分拣垃圾,一边分拣一边讲解。她还特意为老人打印了简易分类表,到老人家中帮他设置家庭分类垃圾桶,教他区分各类垃圾。经过不懈努力,老人不仅自己规范分类垃圾,还成了“义务宣传员”,逢人就说:“小张说得对,垃圾分类是好事,咱们得支持!”

 

这就是郑州环卫人的普通“一天”,是无数个晨光与星辉交织的今天,更是城市画卷中永不褪色的明天。我们记录的故事,只是这座城市环卫系统的一个缩影,而恰是“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理念的生动实践。每一把挥动的扫帚,每一次精准的操控,每一遍重复的擦拭,每一句耐心的讲解,都是这部庞大城市机器得以高效运转的微小而关键的齿轮。如和风拂去尘埃,似清泉润泽街巷,致敬平凡,致敬每一位在平凡中铸就非凡的郑州环卫人。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