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今年10月26日是河南省第二十八届“环卫工人节”,记者在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系统内选取了一些普通的环卫工作者,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真实的工作与生活,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与细节。没有刻意雕琢,只有朴实记录,谨以此,致敬每一位在平凡中铸就非凡的环卫工作者。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刘保彬)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扫过二七塔尖,他们早已悄然上路;当夜幕中的“大玉米”散发出夺目光彩,他们仍有人坚守在岗位。他们是郑州这座千万人口大城里最熟悉的陌生人,是街头巷尾最沉默的守护者。
我们习惯于享受整洁的街道、便捷的公厕、及时的垃圾清运服务,却很少追问,这份日复一日的井然有序从何而来。答案,就藏在“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们平凡而忙碌的一天里。
今年10月26日是河南省第二十八届“环卫工人节”,记者在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系统内选取了一些普通的环卫工作者,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真实的工作与生活,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与细节。没有刻意雕琢,只有朴实记录,谨以此,致敬每一位在平凡中铸就非凡的环卫工作者。
精细保洁有良方
凌晨4点,路灯的昏黄光线下,清扫工人范艳就像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她负责的紫荆山路路段上,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范艳负责的路段写字楼、商业集中,人流量和车流量都很大,是整个辖区保洁的难点。难归难,但多年保洁经验的她有自己的一套“小妙招”:对付黏在地上的顽固脏污,她用小铲子轻轻铲掉;对付地面油污,她会先喷洒稀释的专用火碱,等待几分钟再用刷子洗干净,既有效去除油污又不会造成地面损伤。
长期的清扫工作中,范艳还总结出高效保洁的时机和路线。每天清晨,街道上车辆行人较少,是进行全面清扫的最佳时机。她从道路的一端开始,依次清扫路面、人行道和路边绿化带。她会特别留意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如电线杆底部、树穴、墙角和排水口等。到了白天,街道上人车密集,她会采取巡回保洁的方式,及时清理新产生的垃圾。根据特定时间部分路段的垃圾产生规律,她也会合理调整自己的保洁路线,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得到及时清扫。
到了午间休息时,她一边吃饭,一边还和班组人员在微信群里相互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讨论思考解决方法,在不断摸索中让环卫工作更完善。
真诚沟通促共建
一大早,管城区太康路上,北下街街道环卫工人杜兴杰在清扫卫生死角时,发现新开业的奶茶店门口堆着未分类的垃圾。他没有简单清理了事,而是等店主开门后,耐心演示如何正确分类。“小伙子,可回收物放蓝桶,厨余垃圾放绿桶,咱们一起为环保出力。”店主连连点头。
餐饮店门口地面有油污,担心路人滑倒,杜兴杰第一时间开始清理,先撒上一圈洗衣粉,再用刷子一点点刷洗。商户们看到这个情形,主动拿来水管帮忙冲洗,水果店老板老陈说:“咱们环卫工作这么辛苦,我们再不保持好卫生,说不过去啊!”
晚间,夜市摊主们主动把垃圾分类装好,烧烤摊的老马招呼杜兴杰:“杜师傅,今天垃圾都按你教的分好了,来看看吧?"他检查后竖起大拇指,老马开心得像得了奖状。
谈起沿街商户,杜兴杰不无感慨地说:“总结起来,我跟大家的默契,是长时间的真诚相处换来的。记得有一次下大雨,我疏通堵塞的排水口,结果手指被杂物划伤。门店李老板看见,很快拿来雨衣和创可贴。我做环卫17年了,街道就像自家的客厅,打扫干净了,大家住着才舒坦。”
匠心传承树标杆
金水区人民路,环卫工人朱秀霞手持扫帚弯腰清扫着柏油路面。寒来暑往,风雨无阻,她在人民路环卫岗位上已经十四年了。
虽然是环卫“老资格”,但朱秀霞从不以资历自居,而是用行动诠释着“以身作则”。她坚持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新来的同事工作不熟练,她总是耐心地手把手地教。“她就像我们的大家长。”刚入职半年的张师傅说,“她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工作技能,更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在她的感染下,整个班组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在朱秀霞看来,环卫工作不仅是体力活,更是一门需要用心钻研的技艺。她根据四季工作特点安排整个班组的作业流程:春季多风,她提前调度水车降尘;秋季叶落,她创新“分段包干、巡回接力”法,日均清运落叶三十余车;夏季暴雨,她对低洼易涝点排水设施提前进行疏通;冬季除雪,她总结的“机械主攻、人工精扫”流程,将清雪效率大大提升。
十四年的坚守,让朱秀霞成了人民路上的“活地图”。她熟悉这里的每一家商铺、每一个路口,甚至每一棵行道树的变化。去年冬天,她在清扫时发现一位老人在路边徘徊,感觉不对劲立即上前询问。得知老人迷路后,她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联系警务室,最终帮助老人安全回家……这样的事情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数不胜数。
这就是郑州环卫人的普通“一天”,是无数个晨光与星辉交织的今天,更是城市画卷中永不褪色的明天。我们记录的故事,只是这座城市环卫系统的一个缩影,而恰是“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理念的生动实践。每一把挥动的扫帚,每一次精准的操控,每一遍重复的擦拭,每一句耐心的讲解,都是这部庞大城市机器得以高效运转的微小而关键的齿轮。如和风拂去尘埃,似清泉润泽街巷,致敬平凡,致敬每一位在平凡中铸就非凡的郑州环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