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管理

河南郑州:凝心聚力保供暖 解民忧愁暖民心——温暖过冬(二)

发布时间:2025-11-04 15:54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随着秋冬季节交替,采暖季保障工作进入关键阶段。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保民生、强保障、提效能”为核心,坚持“百姓城管、服务百姓”工作理念,系统谋划、全面推进供暖准备工作,全力以赴做好郑州2025-2026采暖季供暖保障,切实守护郑州市民温暖过冬。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刘保彬)随着秋冬季节交替,采暖季保障工作进入关键阶段。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保民生、强保障、提效能”为核心,坚持“百姓城管、服务百姓”工作理念,系统谋划、全面推进供暖准备工作,全力以赴做好郑州2025-2026采暖季供暖保障,切实守护郑州市民温暖过冬。

 

统筹规划筑根基:铺就温暖传输“快车道”

 

作为全市供暖保障统筹主体,郑州市城市管理局聚焦提升整体供热能力,将管网建设与热源保障作为基础性工程优先推进。全力推进中心城区供热一体化建设,加快构建“一城一网”高效供热格局,通过强化热网互联互通、建设关键热源保障项目,实现热源间高效互补支援,从根本上提升供热稳定性。

 

重点推进华润登封电厂引热入郑长输供热管网工程、郑州市北部区域市政集中供热干线管网及市区配套热网建设,同步实施集中供热一体化管网连通改造工程,为后续充分消纳电厂热源、保障采暖季热源供应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打通供热保障“主动脉”。

 

精准督导压责任:织密供暖安全“防护网”

 

为确保供暖准备工作落地落细,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建立全流程督导机制,对“引热入郑”项目、老旧管网改造、市政配套管网建设等多个施工现场开展专项检查,完成60余次专项督导。重点排查设备维护、管网运行、安全管理等环节潜在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并督促限期整改,层层压实各责任主体工作责任,为采暖季平稳运行扫清障碍。

 

同时,针对市民供暖需求,市公用事业保障中心牵头成立党员先锋队,累计出动300余人次,深入未供热小区摸底排查,通过实地走访、联合办事处和社区开展普查,详细掌握各小区未供暖原因,组织社区、物业、开发商及供热企业召开现场推进会30余次,梳理卡点难点,合力推动供暖工程实施,确保市民温暖过冬。截至目前,多个未供热小区取得实质性进展。管城区绿地花语城书锦苑、金水区翠园云鼎等小区供热设施及换热站均已建成;高新区金辉优步花园等小区已经协调物业开展暖气费收缴工作,收缴完毕后就可正常进行供暖。

 

企业协同强服务:打造民生保障“暖心链”

 

在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统筹指导下,郑州热力集团、中原环保等核心供热企业聚焦“硬件可靠、服务优质、绿色供能”,扎实推进筹备工作提质增效。

 

郑州热力集团完成燃气蒸汽锅炉全面检查与承压测试,精准排查设备老化、故障隐患,及时更换维修关键部件,确保采暖季设备稳定运行;持续深化“小暖进万家”专项服务,针对老旧小区推出“适老化”上门服务,为新入网小区提供“前置化”用热指导,提前化解用热问题。

 

中原环保统筹旗下新密热力、登封热力、新泓光谷新能源3家供热单位,目前已实现累计供热面积713万平方米、累计入网面积1304万平方米,开发再生水清洁能源供冷供热面积超375万平方米。持续对管网实行24小时巡线检查,及时处置“跑冒滴漏”问题;修订完善管网泄漏、极端天气等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备足抢险物资并组建专业队伍;对再生水供能系统设备全面检修调试,通过预热试验与数据监测,确保绿色供能稳定落地。

 

闭环协同促落实:确保采暖季“平稳开局”

 

当前,郑州市已形成“规划部署—全流程督导—多维度执行—反馈优化”的供暖保障闭环机制,市城管局、局属单位与供热企业协同顺畅,信息共享及时,问题整改高效,全市供暖准备工作呈现有序推进、态势良好局面。

 

下一步,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将持续督促全行业做好供暖前设备最终调试、服务流程优化,全力确保2025-2026采暖季“起好步、开好局”,以实际行动兑现民生承诺,保障广大市民温暖过冬。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