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几百年来,汤显祖的诗句令有情人“痴”迷徽州,使无数人“梦”到徽州。
“徽风皖韵”醉呈坎
李 未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几百年来,汤显祖的诗句令有情人“痴”迷徽州,使无数人“梦”到徽州。
我也是“痴”“梦”的“徽迷”,登过黄山,到过宏村,梦过徽州。
初夏,圆梦的徽州之行,是在烟雨蒙蒙中,游徽州古城,逛呈坎古村。漫步“一城一村”,感受“徽风皖韵”,似乎呈坎古村更有韵味,更有感觉,恰似中国画里的乡村。
走进呈坎古村,我发现,游客不多,但很精炼,不像一些景点到处是熙熙攘攘的老人流,这里无处不在的是青春靓丽的年轻人,他们散落在古村的角角落落,给古村带来了活性与灵动。
漫步呈坎古村,我感到,游程不长,却很享受,仿佛每一块青石板、每一道马头墙都流淌着徽州千年的血脉,这座被朱熹誉为“江南第一村”的1800年古村落,将“徽风皖韵”凝练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感官盛宴。
融入呈坎古村,我记得,从龙盘山文化广场,经裕祥记到崇恩堂,穿过八卦阵,登上天地坛,放眼古村落;从五福桥许愿地 ,经非遗传习基地到晒秋广场,游览永兴湖,观赏荷塘美景;从灵秀亭,经下屋燕翼堂到龙溪河,穿行村巷秘境,品味徽派民居,梦回双贤里……
在呈坎古村,我全程陶醉在“徽风皖韵”中,全身心感受着徽州古韵的魅力,细细回味,这种山水意境的魅力能从多维度沉浸体验。
——体验建筑之风:享受一首凝固艺术的徽派史诗。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呈坎是徽派的史诗。真的吗?我想看明白。
这里的明清建筑,无论是明代宗祠的巅峰之作罗东舒祠,还是恢弘格局媲美故宫太和殿的宝纶阁,无不彰显着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尤其是当我穿行于古民居群落,仿佛“醉”入迷宫,“三街九十九巷”的石板巷弄网把100多幢清宅明居串起来,又切成片,像其他游客一样,我也“到处乱窜”,被无处不在的徽派建筑三大特征“马头墙、白墙黛瓦、四水归堂”迷得眼花缭乱,不知所踪。
一时间,形容徽派建筑特征的成语不断地在我脑海里闪现:粉墙黛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而涉及明清建筑实体形式的词句不停地在我眼前出现:建筑墙体的“拐弯抹角”、建筑群落的“柳暗花明”、建筑布局的“海阔天空”……
至于徽派建筑特有的“三雕艺术”木雕、砖雕、石雕及彩绘工艺,在几乎每一栋建筑的门楣、墙体、梁柱、窗棂以及建筑内外的饰品、摆件上都有展现,而每一处雕琢都是工匠精神的图腾,我似乎能穿越时空,清晰地读到那隽永的建筑音符与旋律。
此时此地,令人几分赞叹,十分陶醉,终身受益。
——体验自然之韵:感受一幅山水八卦的哲学画卷。
“游呈坎,一生无坎”。啥意思?我想知大概。
走入“八卦八门”前,我特意进易安堂试图了解一点《易经》相关的初级知识,无奈如此博大精深,蕴藏着朴素深刻自然法则和辩证思想的典籍,又岂能在片刻读懂,结果,云里雾里中只得到了一句解读:“中国东汉八卦村——呈坎,被誉为一部生活着的易经大典的完美诠释”。
登顶插满祈福彩旗的天地坛,放眼望去,初见端倪,呈坎被八峰环抱如天然八卦,龙溪河S形划出阴阳双鱼,酷似易经风水活体标本。原来,东汉古人以《易经》“呈阳坎阴”理念筑村,使山水与人文达成宇宙级的和谐,寓意深刻。
之前,在抖音上分享过前卫的游客曾借助无人机从空中俯瞰的视频:一条自北向南成S形穿村而过的河溪,形如八卦阴阳鱼的黑白分界线,将村落分为阴阳两部分,而村落内部的街巷布局也如同八卦图中的爻线,纵横交错,宛如一幅天然八卦图。
这幅山水八卦的哲学画卷不仅是形似,更是神似。永兴湖湖面开阔,湖畔浓阴覆盖,湖中荷叶葱绿,一泓碧水,由荷叶点缀的永兴湖、白墙黛瓦的建筑群、古朴典雅的石板桥构成了“徽风皖韵”的标志性景观,幽远雅致,宁静中蕴藏着生机,斑驳中凝聚着厚重。眼前,小舟划过莲叶,游客扮靓湖畔,湖面倒影诗意,体现了建筑与山水的融合,如水墨画卷般诗意氛围,定格了呈坎彰显徽州美学的典范,这正是“黛瓦粉墙藏古韵,一蓑烟雨梦徽州”……
此情此境,令人悠然心动,沁人心脾,享用一生。
——体验生活之美:接受一场古今交织的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什么味?我想细心品。
呈坎既是自然村落,也是活化的景区,不是假古董,不像打造的景点那么着作,充满了烟火气。
无论在网上预订呈坎的哪一间民宿,只要入住荷塘边,推窗即景。那种百年老宅变身为极简禅房,古树穿堂而过,鸟笼灯悬于雕梁,恬静的氛围,优雅的环境,令人向往。我们本来预订了评分最高的民宿“澍德堂”,因路途耽搁,竟被先来的游客“抢”占了,可见这里经典民宿之走俏。不过,我们还是在此穿街走巷,感受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的交融,这里没有过度的商业喧嚣,只有厚重的历史感,犹如古朴社区的现实版,一种徽州独有的新徽式、唯美化生活异彩在此绽放。
游走中,我细心观察,发现村民的生活颇有仪式感,巷道里,有钟英街作坊,非遗手作;有老人摇扇对弈,消磨时光;有村夫遛马歇息,等待游客;有歙砚雅宝展示,徽墨飘香;有臭鳜鱼发酵,满巷怪香;有两老闲坐遐思,凝望远方。永兴湖,有汉服女乘舟,村夫摇橹;有时髦女摆拍,寻味家乡。广场上,有庇佑的神鱼,祈福丰收;有“呈坎村宴”,满屋酒席……
午时,我们走进一户村民家中用餐,深层次地领略呈坎的烟火气:真正的“堂食”,四方桌,长条凳,四菜一汤,猫狗相伴,家庭午餐,宾至如归……
此情此景,令人寄情古村,偏安一隅,好生自在。
在呈坎期间,巧遇先晴后雨,别有风情。如若没有雨的点缀,“徽风皖韵”便少去些许意味。黛瓦粉墙的徽居在雨中静默如画,历经了风雨与岁月的洗刷,越发呈现出古朴的痕迹和独特的风貌。不远处的青山云雾缭绕,更衬托出古村落的曼妙古意。
我深深地感到,呈坎的美不止于视觉,更在于感觉,必须用心去感受,用浸润过笔墨纸砚的平常心和滋润过柴米油盐的自然情,才能品出味道,尝到滋味。
离开呈坎时,淅淅沥沥的雨水与永兴湖面的雾气交融在一起,似带着朦胧、缥缈的情愫,如流着飘忽不定、捉摸不透的泪珠,给古村抹上了一层水墨江南独有的烟雨意境……
此时此刻,又怎能不感叹:诗意生活在呈坎,“徽风皖韵”醉呈坎!
上一篇:独有光彩牛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