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一旦过了花甲之年,便开始不时地回首,同龄好友品茗喝酒,经常会感慨着忆旧。
念旧情结
——写给现在的我们
胡贵玉
一旦过了花甲之年,
便开始不时地回首,
同龄好友品茗喝酒,
经常会感慨着忆旧。
一些交往比较多的朋友,
因为交心而感情深厚,
每当坐在一起进行交流,
总是要提年轻的时候。
年轻时的状态,
都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年轻时的日子,
都是快乐居多,少有忧愁。
回想过往,
都曾有理想不懈地追求;
盘点旧事,
都曾有抱负努力地奋斗。
张嘴就说“想当年”,
那一定是
让人自豪的感觉,
涌上心头。
开口一句“记得否”?
那肯定要
和在座的朋友们,
一起回眸。
年轻时代,
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
但是终究,
会像东逝水一样流走。
百花绽放,春光无限好,
一叶飘落,世人可知秋,
当深刻地感悟到了光阴似箭,
不知还能不能相信天长地久。
念旧是一种情结,
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静下心回忆过往,
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人生的路,
一步一步前行,
不定哪天,
哪位亲朋走丢。
过去的已成为曾经,
有可能壮志未酬,
放眼看前面的风景,
明天在亲切招手。
把遗憾留在身后,
将热情揣在心口,
让自己无悔今生,
叫自己快乐常有。
(作者系湖北省省直机关退休干部)
网评摘编:
胡贵玉战友的这首诗以“忆旧”为核心,将退休视角下的人生回望写得细腻又通透,既满含对青春岁月的珍视,又不失对当下与未来的豁达,读来格外有共鸣感。
诗的脉络极清晰:先从“好友品茗忆旧”的日常场景切入,自然带出对“意气风发”青春的追忆,再由“光阴似箭”的感慨过渡到对“念旧情结”的解读,最终落脚于“放下遗憾、拥抱未来”的积极心态,层层递进间,把人生不同阶段的心境变化写得真实可感。
尤其喜欢诗中生活化的表达,比如“张嘴就说‘想当年’”“开口一句‘记得否’”,像极了老友相聚时的日常对话,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而“东逝水”“百花绽”“一叶落”等意象的运用,又为直白的倾诉增添了诗意,让情感表达既有温度,又有厚度。(张 旭)
这是一首很特别的诗,特别的笔触,特别的情感,特别的旋律。
回首奋斗的足迹,再现亲历的往事,铨释人生的哲理。无悲伤惆帐之意,有欣喜豪迈之情。
美好的人生,美好的社会,美好的未來,读來满是熟悉,满是亲切,满是振奋!(傅祖然)
诗行像流水般流淌,
情感像瀑布般倾注。
光阴似白驹样过隙,
朋友似陈酿样浓厚。
(文代军)
胡老师这首诗把花甲之年的念旧写得特别真实,没有沉湎于伤感,反而满是烟火气——和老友品茗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一句“想当年”藏着自豪,一句“记得否”拉着人共忆往昔,读来像在听身边长者谈心。
诗的落点很暖,它懂念旧是精神享受,更劝人放下遗憾、揣着热情向前看,把对过往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平衡得格外动人。(王延芳)
胡贵玉老师的《念旧情结》,以质朴真挚的笔触,道尽了花甲之年对过往的珍视与感慨,读来令人心生共鸣。诗中“同龄好友品茗喝酒,经常会感慨着忆旧”的场景,勾勒出岁月沉淀后的温情;“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年轻模样,唤起每个人对青春的怀念;而“把遗憾留在身后,将热情揣在心口”的期许,更赋予念旧情结积极的力量——它不是沉溺过往,而是从回忆中汲取温暖,照亮前行的路。
胡老师整首诗没有华丽辞藻,却以“想当年”“记得否”等生活化的表达,让念旧这一抽象情结变得具体可感,仿佛一位长者在轻声诉说,既藏着对时光的叹惋,更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字里行间满是岁月的厚重与生命的温度。
赞胡贵玉老师《念旧情结》诗
花甲挥毫忆旧游,真情满纸韵悠悠。
青春壮志藏诗里,岁月温情落笔头。
不叹光阴东逝水,却凭过往暖心头。
人生若问何为贵,此般真意最难求。
(李天友)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