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近日,“连滚带爬”四字骤然走红,既非描摹稚子学步的憨态可掬,亦非形容马戏特技的惊险刺激,其源头竟是歌手郑智化的一则自媒体记述。这位常年倚杖而行的老歌手直言,自己在深圳机场“近乎连滚带爬才跻身机舱”。便是这句裹挟着愠怒的慨叹,瞬时引燃了网络舆论的引线,成了席卷全网的热议焦点。
“连滚带爬”的喧嚣与泡沫
裴沈元

近日,“连滚带爬”四字骤然走红,既非描摹稚子学步的憨态可掬,亦非形容马戏特技的惊险刺激,其源头竟是歌手郑智化的一则自媒体记述。这位常年倚杖而行的老歌手直言,自己在深圳机场“近乎连滚带爬才跻身机舱”。便是这句裹挟着愠怒的慨叹,瞬时引燃了网络舆论的引线,成了席卷全网的热议焦点。
平心而论,名人也是人,偶发情绪本是寻常事,谁不曾有过世事难遂心意的烦忧?但“名人”二字自带的舆论放大器效应,让郑智化这声愤懑之语未等机场回应,便已点燃了网友的情绪引线。有人痛斥机场冷漠寡情,有人为残障群体仗义执言,更有人翻出陈年服务差评添薪加火,那阵仗仿佛不将机场批驳得无地自容誓不罢休。此时若有清醒者劝一句“静待真相全貌”,多半会被贴上“冷血帮凶”的标签。因为在情绪的洪流奔涌之时,理性向来是稀缺的微光。
然而舆情反转之速,例如目不暇接。未几,现场视频流转于网络:并非无人问津,反是数名机组人员环侍相助,或搀扶、或抬椅,忙乱中透着章法,恰似一场紧凑的“接力驰援”。此景一出,舆论即刻上演“乾坤大挪移”,先前为郑智化鸣不平的网民,转瞬便转而指责其“言辞夸张”,要求致歉的声浪较此前的愤怒更盛。郑智化旋即出面致歉,称自己“措辞失当”,却未能平息众怒,不少人坚持认为他需为“误导舆论”担责。
就在这场舆论攻防战胶着之际,又有人将快放的视频调至正常速率,真相至此才渐次清晰:即便有众人相扶,郑智化从轮椅挪向机舱的过程,仍浸透着难以言说的窘迫。轮椅与机舱门存在的高度差,让他拄拐起身时腿部明显震颤,每一步挪动都令人心揪。舆论随之再度摇摆:有人共情,有人苛责,更有人陷入细枝末节之争。
这出“舆情反转大戏”令人啼笑皆非,却也精准戳中了当下网络舆论的症结:我们总习惯以情绪为罗盘指引方向,却鲜少以理性为探照灯照亮真相。郑智化一句“连滚带爬”,便让众人默认机场草菅人命;一段快放视频,又让舆论倒向“郑智化撒谎博同情”的论断;直至正常速率的视频公之于众,人们才恍然惊觉“或许该追问问题本质”。这种“情绪先行,真相滞后”的惯性,恰似菜市场里的食客,听闻旁人一句“此菜含毒”便弃之而去,既不问消息来源,亦不辨证据真伪,最终或许错失佳肴,徒增一场虚惊。
更值得深思的是,在这场来回拉锯的舆论漩涡中,真正该占据核心的“主角”——残障人士登机难的沉疴,反倒沦为了无人问津的“背景板”。众人忙着声讨机场、诘问歌手、批判网民,却鲜少静下心来叩问:
为何一位六旬残障老者,即便有工作人员倾力相助,登机仍如此艰难?深圳作为一线城市的门户枢纽,其机场服务本应是行业标杆,何以出现这般尴尬场景?残障人士的出行保障,难道只能依赖“工作人员临时搭手”,就不能有更完善的设施支撑他们“体面通行”?
这些追问,远比“郑智化是否该致歉”“网民是否盲目跟风”更具价值。恰如有人坠入深坑,围观者不先思索如何填补沟壑,反倒争论“坠坑者呼救过烈”“旁观者指责过早”,争执终了,深坑依旧横亘,下一位路人仍可能重蹈覆辙。郑智化的“愤怒表达”或许失之理性,网民的“情绪跟风”或许显之稚嫩,但这些都非关键。真正的意义在于,这场喧嚣终于让藏在舆情泡沫下的真问题浮出水面:我们的公共设施对残障群体的关怀,仍停留在“被动帮扶”的初级阶段,远未抵达“主动无障碍”的文明高度。
所幸结局尚算圆满。经此一番舆论风波,深圳机场已着手整改残障人士登机设施,各地机场亦纷纷自查自纠,社会层面关于“残障人士出行保障”的探讨也日渐升温。这正应了古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哲思。一场看似混乱的舆情喧嚣,反倒成为推动问题解决的催化剂。
惟愿日后再遇类似事件,我们能少些“情绪的冲锋陷阵”,多些“理性的驻足审视”。须知,言辞的挞伐再猛烈,也填不平现实的沟壑;唯有紧盯问题本质发力,方能让每一个需要关怀的人,不必借“连滚带爬”的夸张表述博取关注,不必靠“情绪爆发”的激烈方式推动改变。只有这样,方是文明社会应有的底色。
上一篇:树叶的自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