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李孟 通讯员 肖翠龙)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始料未及的春节,湖北人感受尤为深刻。他们身处寂静之中,深陷舆论的风口浪尖,在缄默中等待风波的平息,在归家的途中徘徊辗转。
“抢工期,就是为抗击疫情夺得主动权”。每一个勤劳、善良的建设者,都是这场战“疫”的英雄,都值得被关注和感谢。今天,我们将目光对准位于湖北潜江的一家企业——天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恩建设集团),听听他们的抗疫故事。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疫情公布后的一周内,天恩建设和天恩建科、天恩钢构、祥荣等分公司捐资130000元,员工捐款30000元,共计160000元,经总经办汇总后统一转至潜江红十字会。
1月31日,天恩建设集团收到潜江市委、市政府的通知,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在潜江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设医护人员生活区和应急通道项目。时间紧急,15天完成3000平米医护人员生活用房建设和1600平米隔离病房改造及应急通道的任务,在业内难度之大可以想象。

“天恩建设集团”董事长唐美蓉临危受命。他深知: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建设的这一项目,不仅是最高的标准、最急的工期,更是市委市政府和全市百万人民对“天恩建设集团”的莫大信任。作为“湖北省先进建筑业企业”,越是危急关头,越要挺身而出!
时间紧,任务重。集团公司和各分公司紧急动员,拟定施工方案、联系施工机械......,从号召到集结,仅仅2小时,100多名管理和施工人员全部到位,40多台套施工机械有序进场,设计、施工、材料采购和各项调度同步推进。
非常时期,特殊战场,董事长唐美蓉24小时蹲守一线,总经理张大华综合协调,规划设计、施工组织、质量安全、物质保障等多个专班分兵把口,全力保障。
从现场人员更换口罩到体温监测,从收货区保洁到生活区巡视监督,不论大事小情,力求做到最细最精。工人轮班作业吃睡在工地,施工机械日夜运转不停。
2月1日10时,清运土方1万立方米,场平基本完工。2月2日完成地面硬化。按计划,2月3日集装箱构件开始安装……然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还是接踵而来。封城、堵路,清运渣土的车辆不能行进。怎么办?向“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汇报,请求为运输车放行!
在“年关”和“疫情”的双重阻力下,远在千里之外的厂家发出话来:板房构建不能按时送达,即便是送达,怕是质量也难以保证……
此时,一次次持久而艰难的沟通进行着:选材必须最优、构件运达一刻也不得耽误!此刻,疲惫的唐美蓉抓起电话再次恳求:请再次调集工人、确保质量,无论人工费多高、材料多贵我们都认……
2月10日,经过十天十夜的分秒必争,天恩建设集团设计并建设的潜江版“小汤山医院”按时完成。十天十夜,完成场外运土29000立方米,换砂回填6000立方米,组装150个集装箱共3000平方米,铺设市政道路7500平方米、场区道路1500平方米;十天十夜,完成1600平方米隔离病房改造,建成60套共190个床位的医护人员生活住房,建设医护人员专用通道280米、生活专用通道280米、停车位74个,生活设施配套齐全……这道难题,终于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
然而,我们知道,并没有什么“超速度”建设,无非是一群心怀家国的人戴上安全帽,放弃与家人的团聚时间,争分夺秒奋斗。在天恩建设集团,这样的模范有很多。
上阵父子兵,工程部范凯不仅自己坚守岗位,抢工期、抓进度,在工地奉献一生的父亲也兢兢业业、爱岗奉献;还有何正林父子,老匠经验丰富,小将技术娴熟。
建设夫妻档,技术员周舒浩夫妇将不足周岁的孩子留在家里交由父母照看,一个在工地勘测放线,一个为工地宣传忙前忙后。
集采中心杨涛马不停蹄、废寝忘食,全力保障项目建设所需劳务、机械、材料等。综合办公室陈和军、关卫华积极主动承担工地后勤工作,周到的服务,为大家所赞赏。还有......涌现了一大批可敬可佩的天恩人,他们都是抗疫项目的建设者。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是他们工作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是他们工作的态度;加班加点、披星戴月是他们工作的节奏;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争分夺秒。愿春暖花开之时,山河无恙,万物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