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地方两会|湖北省政协委员郑家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不能搞“一刀切”

发布时间:2021-01-28 18:07 来源:中国经营网

核心摘要: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全国特别是农村地区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关键时期。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全国特别是农村地区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关键时期。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如何实现两项工作的有机衔接和平稳过渡,成为众多专家、学者思考的课题。日前,湖北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北省委经济专门委员会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郑家喜在湖北省两会期间向湖北省扶贫办、农业农村厅和发改委等部门提交了《梯次推进 平稳转型 接续推进我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提案,就这一全新课题提供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1月27日,郑家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脱贫攻坚具有特殊性、局部性、紧迫性和突击性的特点,而乡村振兴则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渐进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在推进工作中要把握工作重点,梯次推进、平稳转型,不能搞“一刀切”,不能追求一步到位,允许各地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
具体到湖北省,在郑家喜看来,脱贫成果仍需巩固,脱贫攻坚的进度和质量还存在地域差异,而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推动湖北省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是一个渐进的接续过程。
郑家喜指出,在湖北省一些已经摘帽的贫困县和已实现脱贫的人口中,脱贫质量还需要全面提高,脱贫成果还需要全面巩固,脱贫成效还需时间来验证。通过产业扶贫实现由“输血”变“造血”,这是脱贫奔小康的关键。但由于自然资源、技术水平、资金和劳动力等方面的制约,脱贫产业“短、小、散”的状况突出,普遍存在规模小、带动主体弱、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及产业项目雷同、市场风险大、运营管理不善、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
“特别是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给原本就非常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对湖北省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平稳过渡带来巨大挑战。”郑家喜表示。
在地域差异方面,湖北省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等方面存在差距,脱贫攻坚的进度和质量各不相同,尤其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还较多,易地扶贫搬迁地区的后续产业扶持和保障力度还需跟上,在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上难以做到完全同步。
在郑家喜看来,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需要遵循梯次推进、平稳转型的原则。首先,要科学设置有效衔接的过渡期。衔接过渡期的设置,应综合考虑湖北省不同地区脱贫成果巩固、平稳转型等多方面因素,既不能太短,也不宜过长。如果过渡期太短,不利于巩固脱贫成果和提高脱贫质量,不利于系统谋划减贫战略的转型和新旧政策的衔接;如果过渡期太长,将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不利于尽快建立减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根据湖北省的安排,2022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2023年将进入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二个五年规划期。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