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在亚运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

发布时间:2023-12-08 11:38 来源:人民网

核心摘要: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6日召开碳中和新闻发布会宣布,经核算和评价认证,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共排放温室气体88.29万吨,使用绿电减排温室气体2.20万吨,接受社会捐赠碳抵消指标109.99万吨,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

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6日召开碳中和新闻发布会宣布,经核算和评价认证,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共排放温室气体88.29万吨,使用绿电减排温室气体2.20万吨,接受社会捐赠碳抵消指标109.99万吨,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
 
据介绍,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碳中和工作实现了多个“首次”:开闭幕式首次使用“数字烟花”代替“实物烟花”,主火炬首次使用甲醇作为燃料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推出首个亚运村低碳账户,首次发行大型活动碳中和数字纪念奖牌,首创编制《亚运会绿色健康建筑设计导则》《亚运会场馆建筑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导则》等规范,首创首用“末端降碳路由器+多维外延终端”的复杂场景下楼宇数智低碳运行策略,首次推出大型活动碳中和管理平台,在亚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绿电供应。
 
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还以碳减排为核心,促进减污降碳协同。把绿色、低碳、可持续理念融入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的全过程、各领域和各环节,促进场馆、能源、交通、运营、活动、办公等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场馆方面,优先使用既有场馆,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56个竞赛场馆中,新建场馆仅12个且在建设过程中广泛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交通方面,亚(残)运会接待、接驳、物流等车辆优先选用新能源车;运营方面,场馆临时设施和赛事器材优先采用租用、借用形式或使用可循环利用材料;亚运村房间的漱口杯、衣架采用可降解的麦秸秆材质。亚运村累计回收纸质餐盒和牛奶盒57吨、其他低价值废弃物92吨,可制成原生纸89.34吨,部分已制成纸扇作为低碳活动纪念品;亚运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服装材质采用可再生材料。
 
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在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的基础上,还发动各地各单位捐赠碳配额、碳信用、碳普惠等抵消亚运会产生的碳排放量。47家单位捐赠碳抵消指标109.99万吨(其中碳配额6.05万吨、CCER1.48万吨、国际核证碳信用86.10万吨、浙江碳普惠16.36万吨),覆盖浙江省内所有11个设区市,省外单位也主动参与,单位数量远超国内外同类赛事。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碳中和工作开展过程中,以全民参与为重点,促进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以运动员、赞助企业、公众、工作人员等为重点,构建亚组委、亚残组委率先,主办协办城市示范、各地各单位联动的全民绿色行动体系,吸引2亿人次参与。开展“我为亚运种棵树”活动,促成1800余万人次参与、植树4800余万株,建设亚运碳中和林26片。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