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PM10浓度52微克/立方米,低于阈值,喷淋系统自动关停。”10月的绍兴,秋阳洒在中交路建绍兴TOD项目施工现场,10米高的银色喷雾桩缓缓停止旋转,细密的雾幕渐渐消散。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张鑫晨)“PM10浓度52微克/立方米,低于阈值,喷淋系统自动关停。”10月的绍兴,秋阳洒在中交路建绍兴TOD项目施工现场,10米高的银色喷雾桩缓缓停止旋转,细密的雾幕渐渐消散。项目经理王继茂盯着扬尘监测屏幕上的平稳曲线,语气轻松:“有了这高杆喷淋织就的‘空中雾帘’,工地扬尘难题彻底解决,连周边小区居民都主动来打听这套设备呢。”
中交路建承建的绍兴TOD项目,地处浙江省绍兴市核心区域,总用地面积约3.9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7.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10.56万平方米、地下6.62万平方米。作为当地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将建成1栋地下2层、地上4层的综合性购物中心,涵盖餐饮、影院、品牌主力店及零售业态,建筑高度约23.95米。自开工以来,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扬尘管控,仅地下施工阶段,日均土方作业量就达2000立方米,加之支撑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浇筑、钢筋切割等工序产生的粉尘,若管控不当,极易影响周边环境。
“最初我们用雾炮机和围挡喷淋,效果却不理想。”王继茂回忆道。雾炮机覆盖半径仅8米,移动一次需要2名工人配合,面对项目3万多平方米的作业面,常常“顾此失彼”;围挡喷淋虽能沿围墙形成水幕,但只能覆盖边缘区域,对作业面中心的扬尘“束手无策”。去年 11 月,绍兴市蓝天办开展扬尘治理提升行动,项目团队借此契机主动对标更高标准,下定决心寻找更高效的抑尘方案。
经过一个月的调研对比,项目团队最终选定高杆喷淋系统。“这套系统就像给工地装了‘空中水龙头’。”项目技术部陈虎拿着系统参数表介绍,喷雾桩立杆采用防腐钢材,高度6米,顶端搭载8组高压雾化喷头,“喷头能360度旋转,喷雾距离可达20米,单根桩就能覆盖314平方米的作业面,相当于5个标准篮球场大小。”
更让团队满意的是系统的智能联动功能。王继茂点开手机上的监测平台,屏幕上实时显示着PM10浓度、湿度、温度等数据:“我们把高杆喷淋和扬尘在线监测系统连在了一起,设定PM10浓度超过70微克/立方米就自动启动喷淋,低于50微克/立方米就关停。以前传统喷淋一天要消耗200吨水,现在有了智能控制,每天用水量降到140吨,节水30%,电费也省了不少。”
今年 6 月,绍兴进入夏季干燥少雨期,为提前应对风干扬尘风险,项目团队进一步强化了抑尘措施的动态管控。高杆喷淋系统最大程度发挥了抑尘作用,还通过雾化降温改善了施工环境。“以前夏天中午干活,地表温度能到40多摄氏度,现在雾幕一开,周边温度能降3到5度,工人干活也更有劲儿了。”钢筋班组组长崔师傅说。
截至目前,项目施工现场的PM10日均浓度稳定控制在55微克/立方米以下,远低于绍兴市80微克/立方米的地方标准。“高杆喷淋解决了我们的扬尘难题,更让我们尝到了绿色施工的甜头。”王继茂表示,下一步项目将结合绍兴的天气变化,优化喷淋时间和频率,“比如梅雨季减少喷淋次数,干燥季节适当增加,让这套‘空中雾帘’发挥更大作用,为工地蓝天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