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今年以来,中建七局交通公司平漯周高铁商水制梁场立足项目定位,发挥专业优势,开足马力,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以奋跃而上、弦满弓张的拼搏姿态,持续掀起大干快上的施工热潮,为平漯周高铁全线贯通蓄势赋能。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崔建波)今年以来,中建七局交通公司平漯周高铁商水制梁场立足项目定位,发挥专业优势,开足马力,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以奋跃而上、弦满弓张的拼搏姿态,持续掀起大干快上的施工热潮,为平漯周高铁全线贯通蓄势赋能。
走进商水制梁场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紧密协作,提梁、运梁、架梁各环节衔接有序,现场一派繁忙而高效的景象。截至目前,商水制梁场已累计完成箱梁预制373孔,完成箱梁架设243孔,项目正以稳健的步伐向着年度目标全力冲刺。
“我们采用的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化制梁生产线和SXJ900-32型架桥机,通过‘智慧梁场’管理平台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控,确保了箱梁从预制到架设的精准高效。”项目负责人介绍,商水制梁场承担着平漯周高铁站前7标段1029孔箱梁的制、运、架任务,其箱梁预制量占全线总量的五分之一,是控制全线工期的关键节点。
一个重大工程的推进,往往能带动技术革新和管理升级。在商水制梁场,科技创新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引入智能温控养护系统、自动化钢筋加工设备、智能张拉压浆技术等先进工艺,项目实现了对箱梁预制全过程的精准控制。BIM技术的全面应用,更是为箱梁架设提供了从模拟推演到精准落位的全流程技术支撑,确保了每榀重达770吨的箱梁实现毫米级精准架设。
质量与安全始终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商水制梁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网格化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三检制”和质量追溯制度,通过常态化巡查、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处于严格受控状态。项目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已一次性通过国家生产许可证认证,并取得了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省级工法成果。
当前,平漯周高铁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商水制梁场全体建设者正以“满弓劲发”的奋斗姿态,锚定节点目标,优化施工组织,强化资源配置,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推进箱梁预制与架设工作,为后续桥面系及轨道施工创造条件,为确保平漯周高铁这条重要交通干线如期建成通车贡献中建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