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秭归郭家坝镇:特色产业铺就致富路 美丽乡村谱写振兴曲

发布时间:2020-05-06 09:29 来源:三峡日报

核心摘要:近年来,湖北省秭归县郭家坝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产品结构,增加经济效益。突出“一早一晚”,狠抓“一村一品”,形成了高山小水果、中药材,中山茶叶,低山柑橘的生态产业布局。

 
 
4月下旬,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最新公示公告,将259个乡镇列入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全省仅有14个乡镇、宜昌仅有2个乡镇上榜,其中之一就是秭归县郭家坝镇。
 
产业至上,村富农强开启新篇章
 
进入5月,郭家坝镇王家岭村四组村民张斌家里的伦晚也进入旺销期,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农产品外销渠道打开,花样直播“带货”引发“买买买”热潮,他家的伦晚脐橙也受益不少。
 
近年来,郭家坝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产品结构,增加经济效益。突出“一早一晚”,狠抓“一村一品”,形成了高山小水果、中药材,中山茶叶,低山柑橘的生态产业布局。郭家坝镇是县内柑橘大镇之一,形成了一年四季均有鲜果上市的产业格局,柑橘产量达14.5万吨,柑橘亿元村3个,4万多人依靠柑橘实现了小康。王家岭贡茶、五龙青峰牌毛峰、龙思乡绿茶等荣获13个市级以上奖项,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11000亩。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思路发展猕猴桃、羊肚菌、中药材等产业,破解了高山农民稳定致富难题,全镇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面积7000亩,红心猕猴桃、冬桃、脆红李等小水果种植面积达3500亩。
 

全镇从种植、管理、营销各个环节加大技术服务力度,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探索“果——沼——畜”“绿肥+有机肥+配方肥”等绿色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依托邓秀新院士工作站,深化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建设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全镇培育科技示范主体85户,柑橘、茶叶等田专家、土秀才320名,安装山地果园运输机28条,受益果园5000亩,推广“水肥一体化”柑橘生态种植新模式1.5万亩,郭家坝脐橙取得了省级无公害产地认证。
 
创新引领,传统产业闯出新天地
 
4月21日,郭家坝镇首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成立,召开第一次股东代表大会。近些年,郭家坝镇坚持创新引领,在培育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等方面下功夫,让传统产业闯出一番新天地。
 
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发展电商、物流、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对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产销模式。全镇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企业52家,发展柑橘、茶叶、中药材等新型经营主体157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省级家庭农场1家,全产业链带动3000余名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群众增收6000万元。
 
 
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和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成立镇电商协会,建成21个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站,发展电(微)商1000余家,物流配送站点25家,实现了农产品的全面输出。
 
依托产业优势,郭家坝镇每年主动承接橙交会、脐橙文化旅游节、脐橙开园节、柑橘品鉴等活动,对接知名电商平台,利用推介展示、营销推广和线上线下平台融合多渠道带动绿色优质产品的宣传销售。
 
农旅融合,美丽乡愁绘就新画卷
 
3月31日,省内首批自驾采摘旅游团走进烟灯堡村,赏花果同枝,品春橙伦晚,迎来游客300多人,现场销售伦晚2500公斤,县委书记在果园一场网络直播“带货”,创下42万元销售额。
 
 
郭家坝镇立足做活“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文章,推动特色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积极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打造柑橘核心示范园6个,建成高标准茶叶示范园2个、“互联网+”智慧农业系统2个,发展特色农家乐23家、农旅融合市场主体12个。深入挖掘本地峡江文化、太阳人石刻文化,建成牛岭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结合端午习俗展演等契机,直观立体地宣传推介本地产业和乡土文化。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获得“市级生态镇”称号。扎实开展幸福村落创建,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建成以杨家龙村落为代表的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结合移民精准帮扶项目实施契机,打造峡江风情小镇和美丽乡村景观带,融入环秭归长江大桥核心旅游圈。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