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河南三门峡:生态廊道见证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9-28 15:51 来源:新华网

核心摘要:秋日傍晚,登上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镇东寨村九曲黄河观景台远瞰,滔滔黄河蜿蜒奔流,落日与河水交相辉映,“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诗画景象尽收眼底。

秋日傍晚,登上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镇东寨村九曲黄河观景台远瞰,滔滔黄河蜿蜒奔流,落日与河水交相辉映,“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诗画景象尽收眼底。
 
2019年以来,河南省三门峡市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全省率先建成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流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沿途一些原本寂寂无闻的小村庄,以各具特色的风貌,变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东寨村距离黄河入河南境50余公里,是绝佳的看黄河落日的位置之一。村里抓住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的契机,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龙头,统筹管理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了黄河观景台、木栈道、旅游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生态采摘观光大棚30个、观景台花园100亩,吸引了不少周边游客。2021年,东寨村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
 
欢笑声从九曲黄河观景台大风车儿童乐园里传来,彩虹滑道、多人秋千、趣味滚筒等游乐设施上,孩子们正在尽情玩耍。“随着民宿、游客服务中心、主观景台等陆续建成,预计年底村集体收入可增加至80万元。”东寨村党支部书记陈银海说。
 
生态廊道带来的发展变化实实在在。沿大河向东,就到了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后地村明清古枣园主题公园。两边的古枣林,枝繁叶茂,绿意盎然。“以前村里环境不好,现在来村里参观旅游的人多了,村民自觉把房前屋后收拾干净,村容村貌比以前好多了!”68岁的村民李顺忠说。
 
后地村打造“河南摄影第一村”。一进村,大街小巷、农家院落,随处可见摄影作品。2000余幅反映黄河风土人情的摄影作品,使后地村充满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气息。
 
吃过晚饭,村里的老人小孩都在小广场上乘凉,老人们唠家常,孩子们打打闹闹,一时间笑声不断。
 
生态廊道将沿黄的山水和景区“串珠成链”,也为鸟禽提供了安全适宜的生长环境。顺河向东,市区附近的三门峡库区湿地,每年冬季,会有上万只白天鹅在这里栖息,吸引着八方游客,让冬日的黄河岸边有了迷人的风光。
 
据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白天鹅从10年前的20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1.6万余只,白天鹅栖息地由4处增加到9处,由“稀客”成为“常客”。
 
沿生态廊道一直向东,就来到黄河流经三门峡的最后一站——渑池县。这里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调结构、建基地、强龙头、扶组织、带农户、展特色,特色农业品牌战略硕果累累。
 
9月20日,渑池县天池镇张吕村成为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三门峡主会场。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之间,花椒、丹参、柴胡、小米、朝天椒……由渑池县12个乡镇推选的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标志产品一字排开,土特产和农副加工产品种类丰富,咨询、洽谈的人络绎不绝,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乐呵呵的笑声在这里久久回荡。
 
从灵宝到渑池,黄河蜿蜒流经三门峡市206公里,生态廊道与之等长。一路走来,沿黄生态廊道附近,乡村振兴,欢歌笑语,涌动着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